首页/文章/ 详情

改革开放初期的故事

1年前浏览204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很穷、地方也很穷;单位很穷,个人也很穷。没有钱、没有资源怎么做事呢?

 

当我回顾这段历史时,经常想到报纸上经常说的一句话:“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动个人的积极性、集体的积极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国外人士的积极性等。当年宁波要做一件事情缺钱时。邓公建议他们:调动海外的“宁波帮”。于是,包玉刚先生等人出面,帮助宁波把事情办了。

 

我经常和人谈起两位朋友的故事。

 

一位朋友是“民办教师”出身。有一个周末,他用自行车带着一车子菜到外滩附近去卖,结果赚了10块钱。他做民办教师的收入,每个月只有30元。于是,他毅然辞掉民办教师的工作,专职卖菜。靠卖菜,他成为乡里第一个买摩托车的人。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有钱以后,他还为家乡做了不少的好事。有段时间,乡镇想搞旅游业,需要像样一点点的饭店和宾馆。于是,领导找到他、希望他能出头。他慨然应允。

 

另外一个朋友是工人出身。改革开放之初,就业岗位非常少。有了工人身份,就相当于现在的“富二代”。朋友当工人是以父亲退休为前提的,叫做“顶替”。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就是“世袭”。但当他发现出租车司机挣钱多,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世袭”的岗位辞掉,做了出租车司机。有一次,牟其中坐了他的车。这个缘分让他成了牟其中的私人司机。牟其中出事以后,他自己创业,也成了成功的企业家。最近,我还经常见他在朋友圈中晒园区的美景。

 

与之相反,我最近听到另外一个故事:某地政府要办一件事,没有人出主意。因为这里有个潜台词:谁出主意谁干活,干不好就是谁的责任。于是,大家有想法也不说。

 

于是我想:所谓集体的力量,本质上是集体中每个个体的力量。每个个体都努力,社会才能真正健康发展。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用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3粉丝 15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