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我到宝钢研究院从事技术创新工作时,经常感觉到现实与想象不一样。那时,我读了很多国外的技术创新理论。往往感觉这些理论都对,但却不解决我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后来才逐渐意识到:技术创新其实有“中国特色”。
所谓的“中国特色”与“人择难题”有关。
我在《管中窥道:技术创新的观念与方法》一书中,从“人择难题”开讲。创新的各种特点,几乎都可以从这里引申出来。中国特色也是这样。
顾名思义,创新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成功。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是这个范围内人与人的竞争和博弈过程。根据这个特点,我把创新称为“人择难题”。所谓“人择”,就是人类选择的意思:把项目创新取得成功,看成人类选择了这个项目。用这个角度看问题时,现在的创新项目都是前人选择后剩下来的、没有成功的。只有前人剩下来,才有今天创新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引申下去,会发现创新往往很难:前辈中的聪明人很多;如果一个项目容易做成,前人老早就做成了,今天就没有创新的机会了。所以,创新项目往往都很难。我称之为“人择难题”。
接着往下引申。既然创新都很难,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回答这个问题时,不能寄希望于自己是个天才。我的答案是:因为我们具备了前人没有的条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就给我们创造了很多这样的条件。这又引发出两个特点:1、真正的创新成功时,却往往觉得不难,因为条件不一样。2、善于创新的人,必须善于把握机会、抓住条件变化的时间窗口。
我谈创新观念时,是在谈如何抓机会。为此,特别强调需求的潜在性、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持续改进、强调跨专业交流、强调知难而退、知难而变等。这些观点,其实已经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了。
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首先有了机会,才能抓住机会。我们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机会,其实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先行者会有更多创新的机会。
创新的创意往往是实践中产生的。先进的实践者,会有更多的创新机会。打个比方:有两家企业,第一家的加工精度是10u,第二家是100u。第一家企业技术发展的目标,是从10u到1u;第二家是从100u到10u。我们注意到:第二家企业遇到的问题,很可能是第一家企业遇到过、考虑过的;而第一家企业遇到的问题,很可能是第二家企业没有遇到过的。所以,第二家企业的创新机会,往往比第一家企业少、少得多。而且,第二家企业,往往更强调“人择难题”:简单又好用的办法如果好用,第一家企业或许就采用了。
两家企业的差异,就类似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所以,国外的创新理论中,很少有类似“人择难题”的观点。我们强调“人择难题”的时候,往往是要求发挥人的智慧。发达国家不太强调这种智慧,因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智慧是没有用的”。而且,先进企业遇到的问题,也很可能是别人真的没有遇到过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条件是第一位的,人的主观努力是第二位的。创新的客观条件不一样,主观方法自然也就不一样。我们知道:TRIZ理论是国际公认的创新理论。但这个理论没有提出“人择难题”、也没有强调“需求的潜在性”。就是这种条件的差别导致的。我强调“人择难题”,也是条件决定的。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可以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在中低技术产业(LMT),而国外竞争力强的在中高技术产业(HMT)。LMT会面对更多的“人择难题”,HMT 会较少遇到“人择难题”。所以,我的“理论”比较适合中国企业。
我国经常与国外高科技企业对标。比如,对标专利、对标创新经费等等。我认为: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尤其是LMT),这种对标并不合理。落后企业的技术发展主要依靠模仿、而先进企业的技术发展必须依靠创新。发展中国家要促进技术发展,必须是学习基础上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山寨”开始,是符合技术发展规律的。如果背离规律,就会拔苗助长、出现许多“伪创新”。如果把创新当成政治任务,就会出现大量不学无术的“砖家”。同样的道理,不同行业之间的对标也很合理。
中国企业缺乏创新经验,而国外的做法又往往不能直接学习。这导致了一种特殊的现象:中国的科技界缺乏技术创新的常识——追求理论水平,而偏离实用的要求。常识的缺乏,导致创新的失败概率太高。但我国学术界的一些特殊问题(如评价制度),又不断地掩盖这种失败。
我国科技界话语权很大的人士,往往来自高校和院所。他们对现代工业缺乏深入的理解。这是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的:建国之初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人才匮乏。掌握科技话语权的人,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时代进步了,但许多做法却没有与时俱进。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对于这个问题,在我即将出版的《知行:工业基因的数字化演进》中进行了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