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是公有制,后来逐渐发展出了私有制。记得有人说:私有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对这种说法,我小时候并没有想明白。最近想想:这其实很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些物种群居、有些独居。这些差异往往都是为了便于物种的生存。“一山难容二虎”,老虎往往是独居的。这是因为独占一个地盘容易获得食物。而群居动物则往往需要协同作战。比如,狼和狮子捕食的时候往往需要一起干。为什么狮子乐于协作,而老虎喜欢独居?因为狮子在草原上、利于协作,老虎在山林里、不利协作。森林中的猩猩为什么会协作捕猎?因为与老虎相比,猩猩显然更适合树上的行动。
人类没有肉食动物的凶猛、草食动物的灵活,身体条件往往比其他动物差,却对动物蛋白有需求。选择群居是自然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力落后。如果偶尔生病的人得不到照顾就很容易死去,这对种族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原始社会适合采用“公有制”,便于照顾弱小,也就便于延续种族。特别地,人类有语言。语言便于知识传播和协作,人类选择群居更是自然的。
狩猎是不可缺少的生产活动时,原始人的部落一般不会太大。因为一个地方的猎物养不起太多的人。如果部落中的人多了,就必须分化出去,到别处找食物。而一个小的部落其实就是一个家庭,人与人之间是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的,故而容易实现“公有制”。但我相信:部落和部落之间是区分你我的。部落之间甚至会发生战争,抢夺资源。如果把部落看成一个家庭,家庭内部的“公有制”;而家庭之间是“私有制”。
当畜牧、农耕发展起来以后,一个地方就可以养活比较大的部落了。从整个部落来看,血缘关系可能就差别比较大了。这样的一个部落应该包含多个家庭,有些资源只在家庭内部“公有”。但从整个部落来看,其实就是“私有制”了。所以,从公有制到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部落扩大化的结果。这个变化过程应该是自然的,不是突变。
私有制有什么好处呢?私有制的好处,就是调动每个人(家庭)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努力、更好地平衡短期和长期的利益。我们设想一些场景:
一个人干活累了。如果是为了自己和孩子有口吃的,他可能继续干一会儿;如果成果要拿来分,他就可能选择先歇着了。
一个人打猎遇到了危险,到底干还是不干。如果打不到猎物自己和家人要饿死,他就可能会去冒险捕猎。如果他可能从别人那里分些食物,就可能选择放弃了。
余粮不多了。如果余粮是公有的,他就可能想着多吃一口。如果余粮是自家的,就可能想到多留一口。
私有制的作用大概如此,自动地激发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另外,私有制会引发人与人的竞争。科技进步,往往都是在竞争压力下做出来的;没有这种竞争,就没有现代科技。
发展是硬道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如果有私有制消亡的那一天,就一定是人们对财产不在乎的时候、是经济高度发达的时候。消灭私有制的唯一办法是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告诉我们的。否则,就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拔苗助长。邓公说:发展是硬道理。所谓的反动派,就是那些试图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