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辩证法与闭关锁国

1年前浏览160

曾经多次有人对我说,不喜欢辩证法。他们想到的辩证法,就像鲁迅《狂人日记》中说的那样,给好人挑毛病、给坏人找优点:“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最近有人以辩证法的名义,为明清两代的“闭关锁国”辩护,其做法大概如此。

辩证法是一种智慧。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一种现实的存在、无论它是多么荒唐,都会有它存在的道理。曾经有学生问他:您这是为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吗?黑格尔回答说:“我的意思是:要消除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就要消除支持其存在的理由。”

“闭关锁国”当然可以辩证地看,关键是如何辩证地看。

历史证明,“闭关锁国”祸国殃民。但为什么它会存在?因为这种政策是封建统治者制定的、对封建统治者有利。在明清的封建集权体制下,统治者要求每一个人都绝对忠于自己。如果老百姓能随便下海、到朝廷抓不到的地方去,岂不给刁民以蔑视皇帝绝对权威的可能?乾隆时期中国人在境外被杀,朝廷的态度却是去指责他们不守法。

辩证看待“闭关锁国”关键是选取角度:从民族和人民的角度看,肯定是不对的;从统治者的角度看,是有一些作用的。这就好比,牧人用篱笆围起了羊。对羊来说是失去了自由,对牧人来说则是为了能有羊肉吃、羊奶喝。但修不修篱笆,是牧人决定的、不是羊决定的。

再回到黑格尔的逻辑:要消灭不合理的现象,就要消灭导致其“合”的根源。明清封建统治结束以后,闭关锁国就消失了。这就是导致闭关锁国的根源消失了。

总之,“辩证法”不是用来和稀泥的:在智者那里,它体现智慧;在庸人那里,它彰显愚蠢;在无 耻文人那里,往往表现为诡辩。人们把“辩证法”当成诡辩,是因为无 耻文人太多了。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用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3粉丝 15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