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如果没有民企.....

1年前浏览248

东莞爱高电业于昨天正式停产。其实,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去年年底就跳楼自 杀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疫情之下,民企活下去真的不容易。

前些天读洛华的《估值原理》时得知:企业亏本经营可能是种常态。能否活下去,关键是低谷时能否借到活命钱。这其实也是国企和民企的重要区别。国企即便是亏了,总归是有人托底;民企要是亏了,很可能就熬不下去了。如果经济长期低迷,民企可能会大量消失。

如果没有民企,未来会怎样呢?我的答案很简单:没有民企的地方会全面“东北化”。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和浙江并不富裕;那时,东三省是我国最富裕的地方。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和广东越来越富裕了,而东三省的经济则越来越差。从这些地方的企业性质,能够说明兴衰的原因:广东和浙江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民企,而东北地区过度依赖国企。我们其实可以说:总体上说,民企强的地方经济往往比较发达;主要依赖国企的地方,经济一般不会太好。

缺乏民企,为什么会东北化呢?

我有次到东北出差,司机在路上一直抱怨:领导把好处都拿走了,自己拿的钱少。我就问他:为什么不辞职呢?他说:辞职更找不到工作。如果去给人看大门,每个月只能拿1000块左右。

这时我意识到:没有民企,就业岗位就少;没有就业岗位,人们宁可抱怨也不辞职、不会思变,宁可在抱怨声中混日子。如果多数人都这样,经济会好吗?这时,人们的愿望很可能就是混入体制中并尽量去当官。在体制内,人要往高处走,只有靠领导赏识了。于是,溜须拍马、官本位的文化就会盛行。试想,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经济能搞好吗?

有了工作,人才能生存;能靠本事选择工作,人才会有尊严;能靠本事获得尊严,才会有提高业务水平的动力;人们有了提高专业水平的动力,经济才会发展。民企存在的重要价值,就在于给了靠本事吃饭的人,以生存的空间。这样的人多了,经济才会发展。

反之,如果企业经营困难、民企大面积死亡,到哪里找工作呢?只能千军万马挤“公务员”的独木桥。但是,即便你当了公务员、当了领导,如果企业大量倒闭、大量职工失业,你们又到哪里去收税、又靠谁来养活公务员呢?东北现在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中央财政。如果全国都像东北这样,钱又从哪里来呢?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用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3粉丝 15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