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缺乏工程素养的创新,难免会沦为闹剧

1年前浏览127

我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类技术创新项目:有着宏大的背景、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系统,似乎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看到这样的项目时,我往往忍不住上火:缺乏工程思维的创新,几乎总会是一场闹剧。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人类历史最伟大的技术创新之一,也是工程思想的杰作。工程型的创新项目,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构建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把相关的工作分解成若干密切耦合的部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部分,本质上都是为了应对某种问题而设计的。所以,研制系统的过程,需要对系统全生命周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分解。比如,登月计划不仅要把人送到月球,还要安全地在月球着陆;要解决出舱和返回的问题、要解决离开月球并安全地返回地球的问题。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麻烦,如极端的温度变化、通信干扰、空气的摩擦、动力的丧失等等。

要做好这样的工程项目,必须有清晰的大逻辑: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场景、每个场景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防止和应对意外等等。总之,问题分解清楚了,才能谈到解决问题的逻辑。

大的创新项目应该有个优秀的项目负责人;一个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应该有清晰的逻辑。对于大的项目,项目负责人需要很强的协调沟通能力。所以,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善于表达。从这个角度看:如果项目负责人不善于用清晰的逻辑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不适合做大型创新项目的负责人。

然而,我却经常发现一个荒唐的问题:项目负责人不去介绍项目的整体逻辑,而是去介绍某个细节上的算法是怎么做的。我想:一个具有工程思维的人,最关心的一定是系统的整体逻辑,而不是这些细节。过于重视细节的本质,往往是项目负责人缺乏整体逻辑。而缺乏整体逻辑的本质,是缺乏工程师的素养。这样的项目负责人即便是优秀的科学家,也做不好工程项目。这就好比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未必跑得了马拉松。

创新工程师的脑子里,首先应该有的是“大逻辑”。大逻辑的起点是技术的目标,接着是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场景,接着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越是大的项目,越需要避免功能描述的“大而不当”:建立“智慧城市”、“工业大脑”、“军事指挥对抗系统”这类大项目时,首先要搞清楚它是做什么用的。要把“做什么用的”讲清楚,就要在什么场景下、什么样的人、解决什么问题讲清楚。项目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因为它能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才会遇到技术困难。比如:计算速度问题、存储量问题、数据精度问题等等。再往下延伸,才是系统的构建问题、算法问题。只有通过这种逻辑分析,才能认识到技术的复杂性。而工程师的使命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

有工程经验的人,会非常重视上述“大逻辑”。否则,你花费的时间和代价,很可能是用来解决无用的伪问题。大逻辑出现问题时,最关键的难点可能落在你的视野之外。有的人忽视上述逻辑,直接去解决所谓“公认”的困难、用所谓的“难点”来体现水平。这样的“创新”几乎毫无例外地会沦为闹剧。当然,我国许多地位很高的砖家,就是这么做事的。这种人只要造出一个玩具飞机,就会声称自己会造A380.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4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