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喜欢讨论概念,为什么还会提出这个问题呢?
我评价一个数字化项目时,经常会想:这个项目不就是过去常见的自动化改造吗?有什么新意吗?于是,就有了这个问题。
要回答这个疑问,不能从技术新颖性、技术突破、理论高度等角度来看问题,而是要从经济性的角度看问题。
对于一些普通的中低端企业(90%、甚至99%以上的企业):他们所谓的新技术,在高端顶级企业里面早就“司空见惯”了、没什么好稀奇的。打个比方:年轻人到城里买了一套二手房,觉得很开心了、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一下。但这在首富那里,这根本不算什么。
那么,如何理解数字化技术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呢?
我的观点就是:要理解技术的进步,要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问题。不要让穷小子与首富去比,而是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理解这些技术的进步,必须基于两个背景。
第一个背景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GDP的增加、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老龄化日趋严重、年轻人越来越少等。这些变化带动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中低端企业来说,是否采用自动化技术本质上往往是个经济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劳动力价格贵了,就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就像钱多了能买公寓一样。第二个背景就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相关技术的使用成本,也就改变了使用这些技术的经济性。这就好比:房子降价了。
不过,中低端工业企业的数字化也不完全等同于高端企业的自动化。
我过去曾经参观过一些小型高度自动化的工厂。当时,最令我惊讶的是:这些工厂怎么没有“中控室”呢?怎么会比宝钢的技术水平还高呢?我后来意识到:这其实与产品质量要求有关。在中低端企业,只要设备能动就能生产。所以,不一定需要中控室。但在高端企业,设备出现一点风吹草动就不行了,必须有人时刻盯着。
如果低端企业对质量和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又要进行自动化改造呢?这时,数字化技术可以提供一些灵活、个性化的处置方式。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下面,我用一个比喻,描述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关系。
年轻人入住新房子时,先要建好房子、再装修房子。其中,建房是资金和时间投入的主体,但装修过程却极大地影响了居住的舒适度。对中低端企业来说,许多数字化技术的功能,企业更像装修房子。而所谓的“建房子”往往是自动化升级改造。所以,现实中的数字化转型,往往伴随自动化升级、以自动化升级为基础。这意味着:单纯去推动数字化技术,是比较难以推动的。这是我国的国情和经济规律决定的。
作为评委,要用宽容、鼓励的态度对待中低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这就好比,不要总是用首富的标准去讽刺年轻人做得不好、没有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