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好的创新项目,为何总有“妙处”

1年前浏览188

有位大师评价创新项目时,往往会问三个问题:新在何处、难在何处、妙在何处。我发现:没有“妙处”的项目,往往不是真正的创新项目。

创新中有个奇怪的现象:外人都觉得某个技术很难,但知情人往往却说简单、只要捅破一层窗户纸就行了。我研究创新的初衷,就是想看穿“难易”这层窗户纸,让外面的人用里面的心态看问题。我首先意识到,对于一般性的创新问题,结果并非都是这么“美妙”,而是存在“幸存者偏差”。

首先,我们说的这些问题都是“有解”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困难问题都有办法解决,更不用说有简单奇妙的办法。这就像老师在“常微分方程”课上讲的例子:例子恰恰都是有解并且能解的,否则怎么能作为例子讲呢?

理这种现象后,创新者就要知道一个道理:遇到创新问题,不要急着找办法,而是要先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是否“可解”、“存在解”。在许多创新课上,这个过程被忽视了。国外的统计数据:3000个想法中,平均只有一个能取得成功。所以,判断可行性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过程的本质是“知难而退”。对创新者来说,多数初级想法的遭遇是“知难而退”。

其次,解决这些问题往往与“机会”有关。也就是说,正好有个特殊的原因、促成了问题的解决。创新为什么一定与“机会”有关呢?这里也存在着一个“幸存者偏差”:我们现在的创新,都是前人没有做成而剩下来的。我们知道:前人其实都很聪明,我们能想到的问题和办法前人几乎都能想到。前人为什么做不成呢?差别往往就在机会上:前人也能想到、但没有机会却做不到。

理解这种现象后,创新者判断技术可行性的时候,往往需要进行机会分析。在我的创新课上,把机会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这里就不多讲了。善于创新的人,一定要善于抓住机会。

在这两个前提下,就容易理解创新的“巧妙”了。这个巧妙就是:恰当地提出问题、正好满足当前的条件。

当我们分析“机会”的时候会发现:相关条件不成熟时、技术无法做成,往往是没有机会的;相关条件成熟了、竞争的对手多了,往往也是没有机会的。这个“悖论”如何解决呢?解决的办法就是从理想的目标退半步,以便于能够在当前的条件下实现。从理想目标退半步,往往等价于从现实前进半步。人们发现:“领先半步是先驱,领先一步是先烈”。这就是用目标降低换取技术的可行性。

创新的巧妙,往往就体现在“退半步”上。从理想“退半步”之后,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对于“退半步”的机制,我经常举一个面试研究生的例子:

我问:如果你是一个园丁,如何养花才能不生烂叶子?

大家知道,绿色植物总是会生烂叶子的,这个理想是无法实现的。这时,退半步的办法就是:

每天提前10分钟到您的办公室,发现烂叶子就剪掉它,让您看不到烂叶子。

创新的智慧和其妙,往往体现在“退半步”上。这种变通,可以把“做不成”的事情,变成“做得成”的事情。我称之为“知难而变”。多数成功的创新,都有“知难而变”的过程。“退半步”的结果或许不太理想,但工程师可以通过持续改进,在保持领先的前提下,不断地逼近理想。

现实中,退半步的权衡往往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需要从本质上深入地理解用户需求。往往要深入实践,才能想到合适的权衡方法。在创新中,所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指的就是提出有价值、且能够解决的问题。

不过,技术问题的“难易”与技术人员的个体水平有关。能懂得技术“困难”的人,水平一般不会太差;对水平差的人、缺乏经验的人,可能就是真的难。这就好比“小马过河”里讲的故事:河水对老牛很浅、对松鼠却很深。

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对听众和读者都是有要求的。

创新并非是人人可以理解的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用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3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