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颠覆性技术是被专家投没的吗

1年前浏览156

有位著名人物说:中国的颠覆性技术都是被专家投没的,专家投票时应该开放地对待创新项目。他的观点受到很多人的好评。我看后却给了一个相反的评价:这种观点看似合理,其实是荒唐的。  

我们先看一个故事。厨师杀鸭子前,想征求一下它的意见:你是想做成烤鸭、板鸭还是酱鸭呢? 鸭子支支吾吾不肯回答。厨师说:大胆说啊,我一定按照你的愿望去做。鸭子怯生生地说:我其实不想死啊.....厨师大怒:你怎么跑题了?!  

其实,“通过投票产生颠覆性技术”本身就是个伪命题。“颠覆性技术”本来就是100个专家99个反对,否则早就有人做了;专家委员会投票,多数通过的概率基本上为零。资金花费巨大的项目,大家就更慎重,就更不可能通过了。  

颠覆性技术是怎么产生的?  

颠覆性技术是极少数主导者的努力产生的。技术的投资不大、技术人员自己可以承担时,往往是技术狂人独立地研究;当项目投资大、技术人员承担不起时,往往需要遇到独具慧眼、具有独断能力的领导或者投资人。  

在国外,技术人员有了好的想法之后,就会去找投资人。要找到懂行的、信任你的、有热情又有钱的投资人并不容易。可能找了上百个投资人,都找不到看中的。但是,只要找到一个就可以了。所以,要产生颠覆性技术,首先要做的是优秀投资人的“基数”要大。在我看来,这种优秀投资人,往往来自民企。否则,他自己的投资也会受到限制,不能独断。这就是发展民间投资的重要性。  

所以,颠覆性技术的产生,本质上是要避免“投票机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极其缺乏人才。很多人稍微崭露头角,就当上了学术权威或高 官,拥有了非常大的话语权。但是,他们严重缺乏工业企业的历练、体会不到技术创新的难度,胆子就特别大。动不动就要搞“颠覆性技术”。许多“著名专家”,一辈子都没有完全做成过一项真正成功的技术、浪费了国家大量资金,却到处指导别人做“颠覆性技术”。  

前几天看蔡大夫的《行医日记》。里面提到:很多人因为舍不得花钱,不去医院治病、耽误了治疗的时机。专家们把数以千万计的国家科研经费给申请者的时候,慎重一点有什么不对吗?如果轻易地把钱给纸上谈兵的人,对得起用纳税人吗?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用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1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