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位读者读了《知行:工业基因的数字化演进》后,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下面的说法是否合适?
三十年前曾风行业界的“四千四万”,企业正在对其迭代升级:
①“走千山万水”迭代到:“使用互联网”;
②“说千言万语”升级成:“依靠大数据”;
③“吃千辛万苦”转型为:“配备现代化工具”;
④“想千方百计”进化至:“产品物美价廉”才更有说服力。
我觉得这段话没有大问题。网友奇怪了:“四千四万”是文化层面的事情,数字化技术是操作层面的事情,层次隔得太远啦。怎么会符合“知行合一”的原则呢?于是,我做了一番解释:
搞数字化的时候,知行合一的关键是“业务带动数字化”。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先提出一个业务层面的目标,然后采用各种手段(包括数字化方法)来实现这个业务目标。当业务目标实现时,数字化水平自然就提高了。我们可以把这个业务目标叫做“抓手”。
过去,宝钢就用过若干个抓手:按合同组织生产(定制化生产)、按周交货(不是按年、半年)、开发高质量钢种、提高人均产钢量等。从数字化的角度来看,这些工作都是“抓手”:要做成这些事,没有数字化手段是不行的。比如,缺乏数字化手段,可能根本不能通过某些质量认证。国外推进6西格玛、从制造到服务,其实也是一种抓手。有了这样的抓手,企业里的人可能根本就不在意自己是不是搞数字化,但数字化的应用水平却会逐渐上升。
做事的时候,“抓手”是很有必要的。对大企业来说,没有“抓手”,就难以凝聚共识,管理上就很难推进。
然而,让人们困惑的是:钢铁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新的抓手似乎越来越少了。近几年,为了推进数字化,出现了一些不太理想的抓手。比如,盲目推动网络化、无人化、工业大脑等。所谓盲目,指的是脱离业务和经济性需求,这就会为数字化而数字化。
其实,缺乏抓手事情也不是我们国家会遇到的。国外怎么做的呢?某个国外公司的抓手是“推进“少人化”。同时声称:少人化以无人化为终极目标,以实现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成本和质量优势。
我们注意到:这个“抓手”不够新颖,类似于过去的“提高人均吨钢数”。如果说有新意的话,就是把无人化真正当回事来抓了。我们前面提到:如果以无人化作为目标,很可能会与企业经济性矛盾。国外企业怎么办呢?注意:这家公司强调“无人化”是“终极目标”而不是眼前的短期目标,不是“大跃进”的推进而是“渐进”推进。他们同时还强调“实现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成本和质量优势”,从而避免数字化脱离业务需求和现实条件的技术跃进。
国外采用这个不太新颖的抓手,其实是钢铁企业发展到一定成熟度的结果:找不到特别新颖的业务抓手,只能这样了。
最近,中国冶金报约我写一篇稿子。我提出另外一个“抓手”:企业的服务化转型。众所周知,这不是一个新的提法。我为什么会“炒冷饭”呢?因为有新的条件、有希望实现新的突破。所谓新的条件,就是互联网平台、工业软件、大数据等带来的的机遇。服务化转型,就是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一种能力,为小企业、小合同提供最合适的材料和解决方案。过去想得到做不到,现在却有希望做到了。
回到前面,推进数字化时,知行合一就是和业务结合。在特定的企业里,特定的管理和制度都是服务于特定业务目标的,而企业文化又是服务于管理和制度的。这样,数字化技术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管理制度和业务的要求,也就实现了知行合一。
具体的办法就是:将管理需求和文化要求转化成业务需求,再用数字化技术去实现这些业务需求。
何鳞生先生生前曾经和我谈到“鞍钢宪法”这个管理理论。鞍钢宪法要求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目的是让干部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也让工人具有全局意识。何老先生说:鞍钢宪法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实中往往做不到:干部参加劳动是偶然的,而他在不在现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工人缺乏知识和信息,也很难深入地介入管理。但是,何老先生还说: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就不一样了。因为干部可以时时刻刻了解到现场发生的问题,工人也可以是时时刻刻了解到自己的工作对企业的影响。这样,“鞍钢宪法”的理念,就很容易实现了。
何鳞生先生
再如,“走遍千山万水”的业务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发现市场和用户、更好地服务用;“说千言万语”的业务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清晰地表达信息和知识;“吃千辛万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保证极限的质量、成本和效率;“想千方百计”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场和用户的问题。既然如此,这些业务目标不都是可以用数字化手段来解决的吗?
用数字化技术提高服务客户的水平、提质降本,不就是属于上述范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