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杯水,留在餐桌上是垃圾、放在沙漠里能救命”。何麟生先生用这个比喻说明:价值决定于用户、决定于应用场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谈用数字化技术创造价值时,其实就是要理解用户、理解用户的应用场景。
何麟生先生
一位华为前高管曾对我谈起:华为初创时,开发一个产品的团队只有几个人;现在一个IPD团队却有500~1000人。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不是效率降低,而是质量的上升。高质量对智力投入的需求非常大。我也经常对学生讲:开发工控软件时,经常是一行代码处理正常情况,十行代码处理异常问题;一行代码描述功能,十行代码防错。但对高科技产品来说,高质量才会有用户。我们设想一下,如果飞机的质量不过关,你敢坐吗?心脏支架的质量不过关,你敢用吗?
对于知识密集型产品来说,产品收益往往决定于用户的数目。高质量的产品会带来成千上万倍的用户、带动成千上万倍的收益。所以,把成本花在质量上是值得的。对质量的深入理解,有利于我们理解工业过程的价值。
谈到质量时,个人用户的理解往往偏重于性能好、耐用。而企业对质量的理解就不限于此了。一般来说,企业用户对质量的理解更偏重于稳定性、一致性。这是因为:对企业用户来说,产品失效可能会带来重大的损失;一旦发生核泄漏、溃坝、飞机失事,就是重大的事故、企业甚至可能因此而倒闭。所以,工业企业往往不能用实际的“失败”来检验质量。于是,“广义质量”的概念应孕而生。“广义质量”涉及到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水平、涉及到标准化的程度、研发和持续改进能力等诸多问题。
我们发现:数字化技术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水平,提高标准化程度,提高研发和持续改进能力。这样,就把质量需求与数字化结合在一起了。
我在《知行》这本书中,谈到了质量、效率、成本等“工业的基因”。理解了这些“工业的基因”,数字化技术就容易找到价值创造的落脚点,也容易与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我们谈数字化时就不会“不食肉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