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数字化转型:何为战略驱动?

1年前浏览458

宝钢建设之初,就设想“按订单组织生产”。订单的要求包括成分、性能要求、宽度、厚度、涂镀方式、包装方式等等多项内容。宝钢生产过的成分体系有上千种,厚度和宽度几乎是连续变化的。用户的要求是个性化的。如果能满足个性化的订单需求。每吨钢可以多卖几百块钱。对一个千万吨级的企业来说,就是几十亿的效益。  

在轧钢环节,连续两卷钢就可能属于不同过的合同,它们对应的艺和控制参数就可能不一样。这样,就要跟踪每一块钢坯(轧钢的原料),以便对每一卷钢设置对应的工艺和控制参数。为此,要跟踪到前面的炼钢和连铸工序。宝钢热轧大约2分钟生产一卷钢。这意味着,两分钟就会切换一次参数。不难理解:如果是让人来跟踪、让人来切换参数,就很容易出乱子,生产也就很难顺行。  

怎么办呢?必须让计算机自动跟踪、自动设置参数。这就要信息的集成:前后工序的信息集成、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信息集成。所以,宝钢在建厂之初,就提出“数据不落地”的要求,也就是要促进信息集成。  

回顾30多年前的这件事,本质上就是“战略驱动数字化转型”。其中,从生产标准产品到按用户订单生产产品,这就是业务上的战略定位。信息集成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支撑业务战略。  

类似地,推进“按照交货”、“汽车板生产”都属于企业战略层面的要求。要实现这些要求,必须有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在笔者看来,出色的数字化转型,往往是数字化技术支撑的业务转型。这时,对业务转型来说,数字化技术就是“雪中送炭”,数字化技术的价值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反之,企业在业务上没有战略要求,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就容易沦为“锦上添花”,价值就不太容易显现。  

我发现:许多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困惑,本质上是业务战略不清晰。这样,推动数字化转型就缺少动力、难以体现价值。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数字化技术持续改进也是一种战略,这相当于“持久战”、“游击战”战略,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如果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战略,支持持续改进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战略。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汽车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1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