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很多人询问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区别。对这个问题,我和杨先生的观点非常类似:不去纠结名词的差别,关键是推进技术的应用。
但是,为什么总会有人问这个问题呢?他们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其实是想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提这种问题的朋友,往往来自于信息化水平不错的企业。进入数字化时代,他们想继续保持领先。他们想了解这个概念,是想用概念指导他们怎么走下去。他们反复问这个概念,是因为内心存在焦虑。
越是先进的企业,往往越困惑;许多企业搞的数字化和过去我们搞的信息化、自动化本质上就没有多大区别。例如,在几十年就搞信息集成、搞工业APP、搞数据优化了。唯一的差别,是过去没有这么多的名词。
工业企业发展是不均衡的、个性化很强,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也不一样。这就好比:有的是小学水平、有的是大学水平。小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是大学生很早之前就学过的。再比如,工学专业研究生学的数学,很可能是数学系本科生学的东西。最痛苦的是那些博士们:他们的重点已经不是学习了,而是探索着往前走。这个时候,就感到迷茫了。先进企业,往往就有这样的心态。
我一直认同实践驱动:即便没有人发明新名词,企业也会往前走。理论的真正作用,不在于告诉你怎么做;而是在你有了想法但吃不准的时候,增强你的信心、或者让你放弃幻想。比如,要求你关注需求驱动、价值驱动,花更多的精力去理解用户和市场。如果你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就可以做先去而不必关心是不是符合“概念”的要求。反之,如果是没有价值的,就应该果断放弃。关键是如何发现有价值的工作。
许多人推进数字化,是因为内心的焦虑,怕失去机会、又怕走错方向。我们需要的理论,是化解内心的焦虑。
比如,我们把数字化的作用分成两种:一种是系统的重构、一种是系统的优化。前者的关键是重新选择企业的市场和用户、为市场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创新新型的企业。如果你不是企业的老板,其实就不必为此过于焦虑,你需要关心的是系统的优化。而系统的优化其实很简单——有损失的地方才有优化空间。所以,你需要做的事,是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找到了,数字化的方向也就找到了。
如果我们对数字化的期望过高、希望快点见效,也会产生焦虑。但如果你知道:对系统改进来说,数字化的作用是以促进企业的持续改进,是让持续改进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但要坚持长期主义。这样,也就不要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