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ENT局部管件流量分配计算
本案例来自于如下的设计,现场调试发现流入左侧小管的流量可能偏小,需要增加右侧大管的背压。流体是个很复杂又很有趣的东西,流线型的流道可以减小阻力,流体也容易流过。对于如下的连接件,在下游背压一致的情况下,流体容易沿着大管流走,而不易往小管走,因为小管和母管的流线存在突然变向的关系,介质需要突然拐弯才可流进去,这需要突破的阻力就大了。本案例只针对图示的局部连接件开展计算,分析该结构对流量分配造成的影响。不代表该连接件是问题的唯一原因,因为下游还有其他的设备管道,综合原因造成该问题。 本案例只做定性分析,采用二维平面模型,按如下尺寸建模,母管和右侧支管内径30mm,左侧支管内径17mm,弯头为短半径90°弯头。 管道介质为常温空气,采用FLUENT默认的空气材料即可。假设母管入口的速度为9m/s,两个支管的背压均为0Pa。 首先看一下两个支管的流量,可以看出,大支管的流量显著大于小支管,约占据总流量的88.6%。 看一下管道的速度矢量,在分叉位置指向小支管的矢量很少,支管出口均有偏流,特别是小支管甚至还出现了局部回流,也即是外部空气被往回吸。 为了改善两个支管流量分配严重差异的情况,可以变连接方式或者增加大支管的背压。 首先试采用第一种方法,建立如下的连接件,母管和支管尺寸均不变,改成T型连接,小支管采用大小头过渡。 采用以上的连接方式后,两个支管的流量如下,两者基本一致了, 再看一下此时的母管压力为9Pa,相比之前有所增加,这是因为在T型转向处的流动方向发生突变,若采用人字形分流将会改善压力情况,本案例从略。 采用第二种方法,将大支管的出口背压提高到86.45Pa。 但是同样地,母管的压力也相应增加,达到了58.7Pa,产生了量级的变化。 以上的内容解释了现场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方向。如果要通过管道管件本身水力特性来设计流量分配,则需要进行谨慎的计算,当然单单靠计算来实现其实难度很大,特别时流量要求很高时。增加调节手段才是实在的措施,比如本案例中通过大支管下游增加阀门来调节背压。但是通过先行的水力设计是很有必要的,设计得越好,管道系统更为合理可靠,调试时麻烦就少一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05
最近编辑: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