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热应力知识

1年前浏览655

   前言

   应力分析

 

淬火时热应力

一般而言,淬火时出现热应力,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现象。基本也能明白,热应力的产生是由于工件不同部位冷却不同时所造成的。

然而,具体到冷却过程中工件表面和心部的受力分析,估计很多热处理人还是很比较模糊的。毕竟这种应力属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首先从主观上就认为自己不会分析、太难了,因此也就没有继续研究的勇气。

从笔者自己的经验来说,以前也是这种状态,直到自己鼓起勇气开始去挑战它,才发现它原来还是很亲切的,并且了解了它之后,对于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变形、开裂等问题的分析,能够提供很多的思路。

接下来就把这篇好文分享给大家吧。

2

淬火时热应力分析

应力分析

为了把组织应力与热应力分开,在研究热应力时,选择不发生相变的钢,例如奥氏体级钢,从加热温度直至室温均保持奥氏体状态。设加热温度为T0,均温(即心部与表面温度均达到T0)后迅速投入淬火介质中冷却,其心部和表面温度将按图1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图1 工件冷却时热应力变化示意图

下面分析其冷却过程中热应力的变化。

在时间τ0至τ1这段时间内,工件表面与淬火介质的温度差别很大,散热很快,因而温度下降得很快,设下降到T1;心部靠工件内部温差由热传导方式散热,温度下降很慢,设下降到T’1;心部和表面产生很大的温差T1-T’1,工件因温度下降导致体积收缩(冷缩)。表面部位温度低,收缩得多;心部温度下降得少,收缩得少。在同一工件上,因内外收缩量不同,则相互之间发生作用力。表面因受心部抵 制收缩力而胀大,故表面产生张应力(也称拉应力);而心部则相反,产生压应力。(注:如果清楚了表面的受力方向,可以根据高中物理讲述的受力分析来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是相反的”。即:如果表面受拉应力,心部肯定就是受压应力;反之,则亦然)

当应力增大至一定值时,例如在τ1时刻,由于此时温度比较高,材料屈服强度比较低,将产生塑性变形,松弛一部分弹性应力,其表面和心部应力如图2所示。

 

图2 工件冷却时热应力变化示意图

再继续冷却时,由于表面温度已较低,与介质间的热交换已较少,故温度下降得较慢;而心部由于与表面温差大,故流向表面的热流较大,温度下降得快。

故此,在τ12这段时间内,表面收缩得比较慢,比体积减得少;而心部由于温度下降得多,收缩得比较快,比体积减得多。如此至τ2时有可能表面和心部的比体积差减少,相互胀缩的牵制作用减少,内应力减少。

因为在τ1时产生的塑性变形削去了部分内应力因此在此时刻附近,有可能发生表面的温度虽仍低于心部,但此时内应力为零

再进一步冷却由τ2至τ3,表面和心部均达到室温。但由于τ2时心部温度T’2高于表面温度T2,故在这段时间内心部收缩得比表面多。由于τ2时工件内应力为零,此时将再次产生内应力,心部为拉应力,表面为压应力。因此温度很低,材料屈服强度较高,不发生塑性变形,内应力不会削减,此应力将残留于工件内(残余应力)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淬火冷却时,由于热应力引起的残余应力表面为压应力,心部为拉应力(注:也称张应力)。图3所示为淬火冷却过程中热应力变化及最终残余应力。

 

图3 工件冷却时热应力变化示意图

综上所述淬火冷却时产生的热应力是由于冷却过程中界面温度差所造成,冷却速度越大,截面温差越大,则产生的热应力越大。在相同冷却介质条件下,工件加热温度越高、尺寸越大、钢材热导率越小,工件内温差越大,热应力越大。

 

在高温时若冷却不均匀,将会发生扭曲变形

注:从这里可以联想到淬火介质中涉及到的“特性温度Tvp-为蒸汽膜破裂向沸腾阶段转化的温度”这个关键词:若冷却介质特性温度低,则蒸汽膜阶段时间长,加上高温时工件塑性好,所以很容易产生热应力型变形;而随着温度的降低,材料屈服强度升高,热应力型变形就会减小很多。所以工件淬火时的热应力型变形主要发生在高温阶段。

而以前很多采用的是普通机械油淬火,它的特性温度较低,热应力型变形趋势较现在专用淬火油就会大很多)

在冷却过程中,当瞬时拉应力大于破断强度时,将会产生淬火裂缝。(注:一般而言,表面受压应力是不会产生裂纹的,主要还是拉应力影响大

应该指出,上述淬火过程中热应力变化规律分析是很粗糙的,在工件内部的应力状态很复杂,其动态变化过程的测定或计算都很困难。因此,一般都测定最终残存于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但这样的分析思路可供我们学习

 

3

结束语

应力分析

淬火时的热应力

 

本期文章和大家分享了淬火时热应力的分析过程,总的而言,文章分析得比较透彻,但理解起来稍微需要点时间。若能理论结合实践,多分析、多消化,融会贯通也就不是问题了。

好的,本期文章到此就结束了,欲知后续精彩内容,且看下期分解。

 

             

信息来源:热处理书籍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源于网络,目的为非商业性知识分享,版权仍属于原作者,如信息有误或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将立即处理!

来源:材子笔记
电子裂纹理论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03
最近编辑:1年前
材子笔记
硕士 | 研发工程师 爱材料,懂生活~
获赞 199粉丝 150文章 320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