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2022年新能源诞生20家独角兽,电池领域占9家!

1年前浏览1396

2022年,新能源无疑是市场中最热的词,不仅是二级市场上相关公司股价连创新高,一级市场中更是诞生了20家独角兽。



第三方数据显示,年初至2022年12月,中国一级市场新能源行业共计发生285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规模破千亿,达到1077.73亿元。其中,20家公司成为独角兽企业,包括9家企业动力电池产业链研发企业,4家新能源汽车研发公司,以及3家储能领域的公司,和其他专注于光伏、清洁能源的公司。


20家独角兽的崛起,以及赛道千亿元的融资,是VC/PE的疯狂。一位新能源领域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市场之所以如此热,是原因投资人找不到其他赛道可投。“新能源成了市场唯一、持续聚焦的行业,相关独角兽大批出现。”


20家独角兽中 动力电池产业链公司居多


由于新能源赛道整体投资活跃,行业中单笔融资金额也创下新高。


可供查询的数据显示,新能源领域一级市场平均单笔融资金额达到3.78亿元,高于2021年的3.6亿元,更显著高于2020年的1.3亿元。


平均单笔融资金额的升高,是各路资本的杀入。特别是10月,广汽埃安完成182.94亿元融资,人保资本、南网能创、国调基金、深创投、中信金石、广州产投集团等争相入局,直接拉高了整个行业的平均融资水平,也让广汽埃安成为今年最凶猛的独角兽。


上述新能源的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双碳战略”推进了能源向低碳的转型,给行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今年以来,生产端的低碳能源,以及应用端的新能源汽车等,均构成了一场低碳能源革命。在供给侧,光伏和风电是新能源供给大户,但相关电站作为基础设施,并不适合VC机构投资。”


因此供给侧领域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是机构关注的重点。这其中,动力电池公司也是今年新能源领域,诞生独角兽最多的领域。


具体来看,锂电池企业万向一二三,电池模组公司欣旺达EVB、固态锂电池公司卫蓝新能源,正极材料企业融通高科,锂电材料公司杉杉锂电,锂电三元前驱体材料企业芜湖佳纳能源,以及聚焦负极材料的坤天新能源,主攻膜电极领域的鸿基创能,关注隔膜赛道的厚生新能源……均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成为独角兽的20家公司,数据来自IT桔子


“这一方面是,动力电池为目前最高效能的解决方案之一,另一方面,产业商业化进程较快,市场需求明显。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今年与汽车相关动力电池需求在280GWh左右。到2025年,有机构预计,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在1000GWh到1200GWh,相当于3年有几倍以上增长空间。”


但行业最热,产业集中度也最高,龙头效应明显。最明显的例子是,宁德时代装车量遥遥领先,达到46.79%。


出于对供应链安全的考虑,今年产业资本也强大了对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投资。如欣旺达EVB,完成80亿元A轮融资前,2月才完成24.3亿元Pre-A轮融资,广汽资本、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资本齐齐出手。高景太阳能25.15亿B轮融资前,IDG资本与美的资本加入;卫蓝新能源多轮融资下,也有小米集团、蔚来资本、吉利控股的加持……


“动力电池是造车的核心,且锂矿资源依然失衡,也需要产业资本们多多布局,往上游走。同时,动力电池公司与产业公司拥抱后,这些企业也容易长大,快速晋升为独角兽。”该投资人谈到。


储能公司占三席 技术路径逐渐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领域20家独角兽中,虽然多为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但储能公司也占三席。而与动力电池相比,储能公司是提供电能的存储及电能输出,而前者是新能源汽车等需要消耗电力的移动物体。


数据显示,今年晋升为独角兽的海辰储能、巨弯技研、德兰明海,均为提供储能产品研发的公司。对于储能,上述新能源领域投资人认为,从产业角度,储能处于起步期,各储能技术路线的商业化应用存在差异。


“由于储能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即能在能量多余时,将能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将能量释放出来,起到调节能量供需在时空和强度上不匹配的作用。因此,上半年当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接近15%后,新能源发电并网带来的强制配储政策,也让储能明显收益。”


该投资人认为,强配政策下,储能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领域将受到拉动。这其中N型、HJT先进制造设备,玻璃、胶膜、支架、金刚线等都是细分赛道。此外,工艺、规模和管理也是考量指标。


但在储能领域,每个细分产业上的玩家不一样,竞争度也不一样。


比如,在电池管理系统BMS领域中,由于参与的玩家既有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厂商,也有华为等PCS厂商,还有电力企业中天科技,以及独立的系统集成商,且整个电池管理系统占成本的比重为5%。因此,该领域不是机构关注的重点。


“而储能技术,由于技术差异和产业链成熟度,导致不同储能装机投资成本和度电成本存在区别,行业内一直催生新的技术变革和投资机会。”


由于动力电池和储能均需要锂镍等资源,有投资人总结认为,磷酸铁锂和熔融盐技术成熟度高,未来应用确定性强,属于稳健型投资机会。而锂电池产业链成熟,市场集中度高,头部标的多数已上市,可投资空间较小。钠离子等储能技术在安全性、经济性以及产品参数上有不同程度提升,处于市场爆发前夕,可以重点关注。


“今年,我们就投了很多不同技术类型的电池公司,期待未来3-5年会有爆发。”该位投资人坦言。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新能源前20名独角兽公司中,没有电池回收公司出现,但这一领域已走线投资人视线。天眼查显示,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的注册量超过2000家,而进入工信部“白名单”的企业仅有45家。


沪上,另一位新能源领域投资人认为,在电池回收领域,牌照是一方面,但回收工艺也非常重要。选择什么样的工艺,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去做,这个分解会直接影响到商业模式和成本。与此同时,动力电池运输风险,也是问题。


“对于相关企业而言,精细化管理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如何做大规模,因为规模化后本身就能形成壁垒,这也是当前时点下企业们值得思考的问题……”该位投资人说道。

©文章来源于智能网联汽车网

来源:锂电那些事
汽车电力新能源焊接材料太阳能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6-21
最近编辑:1年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0粉丝 174文章 2081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