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国家前瞻性的新能源战略,我国新能源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先发优势。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供需矛盾及动力电池安全备受行业关注。
新能源行业正迎来需求爆发式增长。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介绍,近期,欧洲议会通过《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自2035年开始,将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此前爆发的能源危机,加大了各国对储能系统的需求。根据目前各电池厂产能规划统计,至2030年,全球锂电池产能将超过5000GWh。以锂为例,需要约300万吨碳酸锂方可满足该电池规划,而2022年全球锂产能约70万吨。 新能源行业正迎来需求爆发式增长。如何保障以锂为代表的新能源核心原材料供给正成为关键性问题。“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上游资源端往往无法匹配下游电池端的扩产速度。以锂为例,一个成熟的锂矿项目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建设投产,不成熟的更是会延长到5至8年。” 李良彬建议,为企业全球寻找优质矿山提供资源支持,提升海外项目的投资、建设效率。同时,在保障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加快国内资源项目的勘探开发投入。此外,大力发展锂电池回收技术,完善相应法规。 动力电池安全事故频发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获得更高增长速度的制约因素之一。 而固态电池是能够解决安全性及低温性能问题的方案。但全固态电池在技术上仍有较多问题亟待攻克,距离商业化仍有一定距离。而半固态电池技术已相对成熟,且已具备商业化能力。 李良彬提出,鼓励企业投入固态电池研发,培育相应人才。“建议将固态电池纳入重点研发领域,推出更多重点研发计划、重点科技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等,汇集更大力量,在固态电池研发领域抢占领先身位。同时,建议设立相应细分学科,发挥高校科研力量,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打好固态电池研发这场持久战、攻坚战。”李良彬说。 李良彬还建议,推广固态材料、半固态电池等产品,以商业化带动技术研发。“固态电池研发过程中的固态电解质、固体隔膜、半固态电池等产品,均具备商业化能力,且能提升安全、抗低温性能。建议国家对固态系列产品提供一定政策扶持,鼓励电池厂、车企将固态电池研发进程中的产品阶段性落地,从而形成以商业化推动技术研发的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于储能前沿
来源:锂电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