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接触仿真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

1年前浏览1449
好不容易写到了有限元,系列最后一篇。

有了接触控制方程,下面就是要进行离散化。这里我们以node-to-surface和罚函数法为例说说接触项的离散。Node-to-surface,顾名思义,两个接触面中,slave面由节点代表,master面由单元面代表。接触检测算法能保证每个slave节点至少对应一个master面,这就是所谓的接触单元。

不像平常我们遇到的结构单元,接触单元是没有实体对应的单元概念,其任务是在离散化的时候负责接触项的离散。换句话说,接触单元的任务是在离散模型中联系两个接触体并传递内力。所以,借用罚函数法的阐释,不妨把接触单元理解为接触体之间的弹簧或者胶水。有趣的是,“胶水”这个比喻恰恰是处理区域分解的Mortar法的意思,而Mortar法在surface-to-surface接触中应用非常多。要注意的是,根据搜索算法和几何构型情况,slave节点可以同时和多个master平面形成接触单元。

在把接触面离散为接触单元后,力平衡方程弱解形式中的接触项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意思是说,接触面上的虚功由slave节点和master单元面组成的接触单元构成。像上次一样,我们仍然只考虑最简单的没有摩擦的形式.



既然是基于位移的有限元,那么上面这个接触项就应该用位移来表示。所以,最后一步就是把形函数和等参元条件加进来。于是接触压力和接触体距离(gap)的变分表示为



意思是说,在接触单元,接触压力是接触距离的函数(回忆一下罚函数法的弹簧概念)。接触距离是slave节点位置和master单元面表示。而master单元面又是由描述该单元的节点位置和形函数表示。所以这么一来大家都变回了位移-形函数的形式。这也是所有有限元离散的基本思路:控制方程-弱解-形函数表达。

于是至少现在我们在形式上把问题变得和常见有限元形式一致了。后面的就是组成刚度矩阵求解了。因为接触压力的表达形式也含有位移(再回忆下罚函数弹簧),所以通常要求解非线性方程,那于是就交给牛顿法了。

这个系列我们只说了最简单的情形:正面无摩擦接触和罚函数法。把滑动和摩擦加进来之后,问题还要纠结地多。另外,线单元与线单元的接触也有很多技术细节。上面说的方法的还有一个前提:用户事先定义接触体。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问题事先是不知道谁和谁会接触的。比如说下图网球击打球拍的问题。动力模拟之前是不知道球体和哪根线单元发生接触的。于是现代求解器都朝着自动解除的傻瓜方向发展,比如说现在ABAQUS已经基本实现了,Ansys, OptiStruct等也在陆续实现。





本文转自【有限元科技】

来源:WELSIM
OptiStruct非线性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6-24
最近编辑:1年前
WELSIM
一枚搞仿真的老员工
获赞 24粉丝 63文章 253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