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清华笔记:计算共形几何讲义 (3)微分拓扑

1年前浏览440

顾险峰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计算机与应用数学系 终身教授


这次课程,我们介绍微分拓扑中光滑同伦群的概念和计算,特别是曲面单位切丛的同伦群。这些概念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作为同伦群应用的实例,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是解决工程中一个源远流长的问题的理论基础,这个问题就是“神圣网格”问题。【1】给出了本课程的视频链接。

图1. 六面体网格化。


神圣网格问题

网格生成(Mesh Generation)是在计算机图形学、几何建模、计算力学的交叉

领域。给定一个实体,我们希望将它进行剖分,每个剖分单元尽量的简单规则,同时整体的组合结构尽量的规则。图1给出了一个六面体网格的例子。通常而言,网格生成有四个类别,生成难度递增:非结构四面体网格、结构化四面体网格、非结构六面体网格、结构化六面体网格。自动结构化六面体网格生成问题被称为是神圣网格问题。在实际工程力学模拟过程中,网格生成步骤占据了60%的成本,因此网格生成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过去数十年间,人们主要研究非结构化的六面体网格生成算法。一种思路是先生成体表面的四边形网格,然后将表面的四边形网格向内部扩展,生成体的六面体网格。假设是三维空间中的一个实体(Solid),其边界是一张光滑曲面(Regular Surface),更进一步,我们假设是亏格为0的封闭曲面,换言之,拓扑球面。假设内部存在一个六面体网格(hex-mesh),那么必然在边界曲面上诱导了四边形剖分(quad-mesh)。我们更为关注其逆问题:给定边界曲面上的一个四边形网格,我们是否可以将拓展成内部的一个六面体网格


历史上,瑟斯顿首先从理论上历清了这个问题【2】,他所用得理论工具来自微分拓扑。这一方法指导了六面体网格生成算法的研究长达二十多年,工业中著名的鲸须算法(Whisker)就是基于这一理论【7】。


单位切丛的同伦群


给定一个光滑曲面,曲面上所有的单位切向量构成一个三维流形,即所谓的单位切丛(unit tangent bundble),其定义为:

固定一个点,所有的单位切向量构成一个圈;局部上,单位切丛具有直积结构;因此,曲面的单位切丛是一个纤维丛,每根纤维是一个圈。我们下面来直接构造球面的单位切丛。



图1. 球极投影(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给定单位球面,我们用球极投影来建立局部坐标。我们在北极放置一个光源,过赤道放置一张平面。发自北极点的射线穿透球面,投射到平面上,这样得到球面的局部坐标。球面上一点映射到平面一点,直接计算得到:

这个局部坐标无法表示北极点。我们再将光源移至南极点,得到另外一个局部坐标:

,我们得到坐标变换公式:。我们得到余切向量之间的变换公式:

我们考察赤道上的一个点,一个单位切向量; 点坐标变换为 ,切向量坐标变换为。我们将坐标变换记为:


半球面的单位切丛是平凡丛,可以表示成,这里分别表示半球面和纤维。所以半球面的单位切丛是一个实心的轮胎。赤道的单位切丛是一个轮胎曲面,其参数为。球面的单位切丛等价于将两个实心轮胎沿着其边界表面粘合起来,其粘合映射就是映射

,


图2. 粘合映射。


粘合映射如图2所示,其中分别代表纤维和赤道,粘合映射诱导的基本群间的映射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粘合映射将纤维映成纤维,但是将赤道映成纤维和赤道的复合。


上半球面的单位切丛是一个实心轮胎,对应的同伦群为;同样的,下半球面的实心轮胎同伦群为;交集为环面,同伦群为。同时,在中我们有;在中我们有。根据Seifert-van Kampen定理,我们得到球面单位切丛的同伦群为:




模2域只有两个元素0和1,这意味着:在球面的单位切丛上,所有封闭曲线只有两个同伦类。

正则同伦

正则同伦和通常意义下的同伦具有本质差别。假设光滑曲面是一个拓扑球面,是光滑封闭曲线(切向量处处有定义),那么可以在曲面上形变成,换言之,彼此同伦(homotopy)。如果,我们要求在形变过程中,不出现尖点,切向量处处有定义,那么我们说彼此正则同伦,或者光滑同伦(regular homotopy)。图6显示,具有偶数个自相交点的圈和简单圈(无自相交点)正则同伦。




图3. 具有偶数个自相交点的圈和简单圈(无自相交点)正则同伦。


图4. 具有奇数个自相交点的圈和简单圈同伦,但是不正则同伦。


图4显示了具有奇数个自相交点的圈和简单圈同伦,但是并不正则同伦,因为在形变过程中,出现了尖点,在尖点处曲线的切向量无法定义。


那么,曲面上所有光滑圈是如何被正则同伦分类的呢?这里,我们需要引入另一位菲尔茨奖得主斯梅尔(Smale)的工作。底流形上的一条光滑曲线,可以被“提升”为单位切丛上的一条曲线,点被提升为点,这里s为弧长参数,为曲线的单位切向量。斯梅尔证明了:底流形上两个圈正则同伦,当且仅当它们的提升在单位切丛上同伦。由此,我们得到球面上具有两个正则同伦类:具有奇数个自交点的圈和具有偶数个自交点的圈。


如果两个圈光滑同伦,则存在一个光滑曲面连接,意即



曲面横截相交


在微分拓扑中,惠特尼(Whitney)对三维空间中光滑曲面的稳定相交情形进行了分类【3】。

图5. 曲面稳定相交的分类, 边界双重点(boundary double point),内部双重点(interior double point),三重点(triple point),分支点(branch point)。


给定三维空间中的一族浸入曲面,曲面之间的交点被称为奇异点。经过微小扰动,曲面之间彼此不相切,所有奇异点都是稳定奇异点。图5给出了稳定奇异点的分类。其中三重点,和分支点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图6. 以光滑曲线为边界的曲面,若曲线有偶数个自交点,则没有分支奇异点;若曲线有奇数个自交点,则必有分支奇异点。红色曲线是曲面自相交线。


如图9所示,更进一步,假设具有偶数个自相交点,则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光滑曲面为边界,同时有自相交曲线,但是上面没有分支奇异点;反之,若具有奇数个自相交点,则我们构造的以为边界的曲面,必然有分支奇异点。


Thurston 理论

我们再回到神圣网格问题。瑟斯顿首先只考虑了拓扑六面体剖分,即每个胞腔是拓扑六面体,然后再考虑几何嵌入问题。我们依循他的思路来考察,核心的想法是对偶。



图7. 四边形网格的对偶


我们首先介绍边界曲面上的四边形网格的对偶。如图7所示,我们在每个四边形中连接对边中点,生成两条曲线段,这些曲线段连接成全局封闭的圈,这些圈彼此相交,构成对偶的曲线网格,对偶曲线网格所有顶点的度都是4。


图8. 六面体网格的对偶


同理,我们介绍实体的六面体网格的对偶。如图8所示,我们在每个六面体中构造三张曲面片,彼此横截相交,共同交于一点。这些曲面片连接,得到全局曲面,这些曲面横截相交,构成对偶的曲面网格将体进行胞腔分解,的每个顶点都由三张曲面彼此横截相交得来,并且每个顶点都是Whitney理论中的三重点。


六面体网格的对偶和边界曲面的交集就是四边形网格的对偶。瑟斯顿的核心想法是出发来构建可以被分解为很多圈,我们希望能够以这些圈为边界构造曲面,这些曲面彼此横截相交,所有的交点都是三重点,那么这些曲面构成了,然后我们将对偶,就得到六面体网格


这个思路的关键在于:以为边界的所有曲面的交点都是三重点,没有分支点。瑟斯顿给出了一种消除分支奇异点的方法:如图10所示,给定一对分支奇异点,我们去除奇异点的邻域,粘贴上一张曲面,则所有的交点为内部双重点。



图10. 瑟斯顿的手术,消除分支奇异点【4】。


至此,我们可以证明下面的瑟斯顿定理。


定理:假设是三维空间中的一个实体(Solid),其边界是一张亏格为0的光滑曲面(RegularSurface),更进一步,假设边界曲面上给定四边形剖分。那么四边形剖分能够拓展成一个六面体剖分的充要条件是:具有偶数个四边形面。


必要性:的每个六面体有6个四边形面,每个四边形面至多被两个六面体分享。因此,边界四边形必然为偶数。


充分性:由一些分离的圈组成,他把这些圈依据自相交点数的奇偶分成两类:

这里有偶数个自相交点,有奇数个自相交点。根据欧拉公式的顶点V,边E和面数F满足:

因此顶点数必为偶数。任意两个圈的交点个数必为偶数。因此,所有圈的自相交点的个数必为偶数,具有奇数个自相交的圈的条数n必为偶数。过每一条构造光滑曲面;将配对,过每对构造光滑曲面,曲面族没有分支奇异点。我们可以在体的内部再加入一些拓扑球面,那么只有三重点,我们得到六面体网格对偶


后来,Mitchell【3】、Ericson【5】将Thurston【2】的理论推广完善,成为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生成的理论基础,所用的工具是同调理论。这种理论指导了所谓的“鲸须”(Whisker)算法【7】,成为工业界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生成最为普遍的方法。


拓扑障碍类

我们所构造的单位切丛是一个三维流形,我们可否找到一张曲面,和所有的纤维只交于一点。这张曲面被称为是全局截面(global section)。由于粘合映射的强烈扭曲,我们可以推测全局截面无法存在。这个想法的精确描述需要上同调语言,全局截面存在的拓扑障碍类就是陈类。我们后面会详细介绍。



【1】http://m.iqiyi.com/w_19rtrx33gx.html?wx_uid1=qyid79ECB59D-5D37-4938-8C8D-94EA627E917D&wx_uid2=wxidoG0a9jmCUQcEL7iHVqB_wwWL-gS4

【2】http://www.ics.uci.edu/~eppstein/gina/Thurston-hexahedra.html

【3】Scott A. Mitchell,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Quadrilateral Meshes of a Surface Which Admit a Compatible Hexahedral Mesh of the Enclosed Volume." In proc. 13th Annual Symposium on Theoretical Aspects of Computer Science (STACS `96),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1046, Springer, pages 465-476, 1996.

【4】Hassler Whitney. The singularities of a smooth n-manifold in (2n-1)-space. Ann. Math. 45(2):247– 293, 1944.

【5】Jeff Erickson. Efficiently hex-meshing things with topology,Discrete & Computational Geometry52(3):427–449, 2014.

【6】David Eppstein. Linear-complexity hexahedral mesh generation. Comput. Geom. Theory Appl. 24 12:3–16, 1999.

【7】Nathan T. Folwell and Scott A. Mitchell. Reliable whisker weaving via curve contraction. Eng.32 Comput. 15(3):292–302, 1999.

来源:WELSIM
通用WELSIM理论曲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6-24
最近编辑:1年前
WELSIM
一枚搞仿真的老员工
获赞 19粉丝 47文章 253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