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AM)技术包括选择性激光熔化(SLM)和直接能量沉积(DED),由三维数字模型驱动,无需任何模具即可直接制造复杂结构。因此这一工艺被视为制造技术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在制造过程中,极高达~107K/m的温度梯度和~107 K/s冷却速率使得打印材料具有从熔池边界外延伸生长的柱状晶粒的微观结构特征。对于在高温环境中使用的镍基单晶(SX)高温合金,AM的外延生长特性至关重要。
相关研究工作以“In situ observation of crystal rotation in Ni-based superalloy dur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 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上。
激光重熔及原位劳厄衍射实验
实验装置(图1a)由厚度为0.8mm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板、选择性激光熔化系统和原位劳厄衍射实验系统组成。为了表征基板的初始和最终状态,对重熔样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O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如图1b所示,OM图像显示了源自熔池边界的柱状晶外延生长的典型特征。新制造的柱状枝晶较小,出现许多亚晶界。在熔池顶部观察到等轴晶粒,发生柱状到等轴转变。图1c揭示了Z方向的晶体取向,基体铸态区域的γ相主要在Z方向上呈现一个晶向,这与激光熔化后的显着不同(图1c2)。沿枝晶的生长方向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晶体取向偏移,表明沿Y轴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之间的晶体旋转约为1.9°。
图1. a 原位激光重熔装置的示意图以及坐标系(XYZ)。b 重熔后的光学显微图像。c 铸态区域(c1)和重熔后区域(c2)的EBSD结果,其中[100]方向指的是Z方向。在(c2)中,蓝色和绿色分别表示沿Z方向的(1030)和(001)晶面。
激光重熔过程中的原位劳厄衍射
图2. 激光重熔过程中代表性劳厄衍射图案的时间序列
图6. MD仿真中凝固过程中缺陷的演变
研究结论
3. 通过降低变形梯度和保持合适的温度梯度来抑制晶体旋转是沿构建方向保持单晶纹理的可能方法,例如,平顶光束和相反的扫描策略将是比高斯光束更好的选择,并且在制造过程中控制晶体旋转的各向同性扫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