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云上“蜕变”,国产工业软件破局

1年前浏览7178

安世亚太是最早将仿真技术引入中国的企业之一,自1996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仿真软件的自主研发,至今已经进入第27个年头。作为仿真体系和精益研发体系创立者,安世亚太一直是国产CAE软件产业的引领者。即使如此,和西门子、达索、PTC等国外CAE厂商相比,安世亚太仍然显得很弱小

CAE今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装备、国防军工等各个领域,然而,由于CAE软件的技术门槛极高,国内市场大部分被欧美企业占据,国内市场前十大CAE软件供应商全部为国外厂商。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安世亚太一直在持续不断打磨产品、力争早日实现突破,而依托华为云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DME(Data Model Engine)打造的仿真流程和仿真数据管理平台SPDM为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安世亚太通过将SPDM迁移到DME,让产品开发的效率和稳定性实现了大幅提升。SPDM不仅实现了高性能硬件资源并行弹性调度和多租户软件资源分时调用,支持了多学科多领域资源及不同学科专业仿真工程师协同仿真,还让原本需要业务员到现场操作、费时10余周的项目,由于华为云DME的帮助可以云上完成,时间成本也可以缩短到几天,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可以说,由于华为云DME的加持全面提升了安世亚太SPDM的能力,从而让安世亚太能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大幅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而站在产业发展的视角,华为云DME和安世亚太基于生态链的强强合作模式,合力打通工业软件壁垒,为建立国产自主标准化的工业软件生态,实现国产工业软件的突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01

破解“卡脖子”难题,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安世亚太是众多自强不息的国产工业软件公司的一个缩影。虽然我们是制造大国,但中国制造业的“大脑”——工业软件却长期受制于人。

工业软件,被公认为“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是数字经济时代工业领域的“皇冠”。尽管今天的中国制造产业突飞猛进、驰名全球市场,但国产工业软件却十分羸弱。数据显示,我国80%的工业软件被外资企业垄断,其中又以EDA、CAD、CAE、CAM等研发设计类软件为最,据《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 皮 书(2020)》的研究数据,国内95%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

国产工业软件的落后局面首先源于工业软件技术的高门槛。工业软件是高端的工业产品,工业的复杂性决定了工业软件研发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也注定了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为工业软件公司需要在深度研究行业know-how的基础上,将工艺、机理模型、算法等以软件的形式呈现,并在实践中进行测试、验证、反复迭代与持续优化,最后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很不容易。

落后的另一原因是高筑的市场壁垒。国外工业软件公司具有先发优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早已构建起了强大的工业软件产品竞争链与生态圈。而国产工业软件公司起步较晚,对它们而言,已经不是单点产品的竞争,而是要面对产业链、生态的竞争。

另外,在沉重的生存压力之下,国产工业软件公司还面临人才、资金、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都加剧了破局的难度。

我国的工业软件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严重威胁到了中国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众所周知,在国际贸易争端频繁的当下,包括工业软件在内的多种基础软件频频被西方用作贸易战的武器。比如,2020年6月,美国软件公司MathWorks按照美国政府要求,对被列入实体名单的哈工大终止MATLAB软件的相关授权。2022年3月,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终止对大疆提供服务。对此,华为更是深有体会,2019年5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华为就无法使用最新的EDA设计芯片。

华为也正是在提前预见了这种可能,提出华为的研发要“向下扎到根,向上捅破天”,很早就发力各种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EDA等,致力于解决国产基础软件“卡脖子”的问题。三年来,华为围绕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和芯片开发三条研发生产线,完成了软件/硬件开发78款工具的替代,保障了华为研发作业的延续。

华为云的很多基础软件,比如软件开发工具CodeArts和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DME等,都是这样先在华为内部持续构筑并验证成熟后对外输出的。这些软件由于经过了真实场景的验证和持续的打磨,确保了实用和高效,使得它们从一开始就有了高起点,这为国产工业软件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02

把握时机,突破工业软件困境


好消息是,当前国产工业软件实力薄弱的状况已经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工业软件也是国家“十四五”布局的战略重点之一,多个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政策推动工业软件发展。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都提出要推动工业软件的发展,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和应用能力。

除了国家政策引导之外,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也为工业软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因为只有强大的制造业才能孕育出好的工业软件,我国丰富的应用场景为工业软件的研发提供肥沃的土壤。更为重要的,当下云计算、AI技术的不断成熟,软件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颠覆与升级,软件开发到软件应用都在向云端迁移,并持续走向协同,这就为国产工业软件换道超车、突破垄断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实际上,国产工业软件也正是利用了这个有利时机,实现了快速成长,华为云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DME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在传统工业领域中,数据量庞大,多存储在本地,且开发管理成本高昂。数据的治理、集成和打通本身已然是技术难点,再加上高门槛的人力财力投入,给构建新一代工业软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华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从公司所有的消费电子产品、工业级产品及车规定级产品中识别了包含产品、部件、单板、器件等234个业务对象,500多个业务实体、18000多种属性和24种的典型结构最终抽象为2种元模型和6种关系。通过这2类元模型和6类基本关系,可以组合成反映万事万物的数据模型结构,从而实现了灵活扩展的IT系统构建能力。

源于华为自身工业实践的这些数据模型已经成为华为云DME的独特优势。比如,安世亚太选择DME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华为云的专业性,不仅DME内置了大量专业的工业数据模型,还有华为自带的硬件和工业的基因给华为云带来了更深入于专业领域的可能性。

今天,华为基于DME先后构建了10多个SaaS化应用系统。依托华为云,基于DME构建的这些SaaS软件的数据在底层是天生拉通的,因而不存在复杂的数据集成、打通的问题,使得整个开发过程在效率上提升了9倍。同时,DME内置了大量的工业数据模型模板库和多种开箱即用的专业数据管理功能,还具有图形化的开发界面,设计完成即可一键生成数据的API,极大降低了设计、开发的难度和成本。


03

能力外溢,联合伙伴协同创新


众所周知,当下的市场竞争早就已经从单纯的软件产品上升为产业链和生态圈的竞争。为了实现突破,华为还在着手打造基于DME的生态,并祭出了“云平台+SaaS生态”的新模式。华为透过华为云把DME开放出来,然后以DME定义的工业软件架构和工程数据管理标准体系,作为打通制造企业内部数据孤岛的“根技术”,来支撑起工业软件的SaaS生态。

由于华为云的DME内置了各种数据模型和集成能力,同时,基于云还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联互通,这就让更多的企业不用重复造轮子,可以将更多精力和研发预算投入到应用构建上,从而快速地构建起不同工业领域的专业软件。因此,华为云DME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合作伙伴的欢迎,如今一个围绕华为云DME的SaaS生态正在逐步形成之中。

武汉益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益模科技)是一家深耕行业17年的专业智能制造系统服务商,专注在工业软件及柔性自动化智能制造领域。随着客户量级和需求的快速增长,成本增高、更新迭代慢、不同系统数据集成打通代价大等运营压力开始显现,益模科技也开始寻求转型——从单体服务向SaaS化运营转变。

而基于华为云DME,益模科技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上线了40多个工业机理模型,成功实现智能设备联网IoT系统和SCM供应链协同两款产品SaaS化商用,开发效率提升2倍,定制开发减少70%,产品集成效率提升90%。同时,依托DME坚实的数据底座,益模科技海量数据采集达到了毫秒级的响应效率,运营成本降低的同时客户体验大幅提升。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安怀信。安怀信以系统工程数字化平台开发及服务、仿真验证工具开发及性能虚拟样机创建服务等为主营业务,其基于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DME开发的SysDM平台为用户搭建了一个可以通过低代码方式构建研发门户及流程管理的平台。在该平台上,用户经过相对简单的培训,就能够具备统一管理企业类型、任务、研发流程、工具和模型的能力,很好地支持了其业务的开展,具有低投入、免维护、易配置的特点。

专注于PLM行业20年的湃睿科技也是一个很好地例子。通过华为云DME,湃睿科技打造了SaaS化PLM产品——湃睿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I-PLM。基于DME,其建模效率提升了9倍,性能提升了5倍,大大加速了客户实现研发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实际上,从2022年年底华为云启动DME公测以来,合作伙伴队伍一直在持续增加之中,每个新成员的加入都将为DME生态带来新的工程实践,也将带来DME生态的进一步壮大。

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依托于DME来构建不同工业领域的专业软件,不仅将丰富制造企业的选择,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也将加速工业数据管理新范式的进化历程,促使国产工业软件生态的繁荣,早日形成中国基础软件发展的协同与共生局面,让国产工业软件更好地为中国制造企业赋能。

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今天的国产工业软件产业终于迎来突破的好时机!



来源:安世亚太
航空航天汽车电子MATLAB消费电子云计算PLM仿真体系安怀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5-31
最近编辑:1年前
安世亚太
精益研发助推中国智造
获赞 601粉丝 7230文章 432课程 82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