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做的是单电路模块,然后模块放在盒子里,输入输出通过SMA插座引出,那可能就用不上开口电缆。
但是很多时候,都是所有的模块都放在了一块PCB板上,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等等。这个时候调试的时候,你就需要把你所测试的模块与前后级断开,两端焊上开口电缆,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模块进行测试。
所以,开口电缆是射频工程师的必备调试工具。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介质材料,外导体以及塑料护套组成。
把一根射频同轴电缆,中间截开,经过简单的处理,就可以得到两根开口电缆。我想大部分RF工程师,用的开口电缆都是自制的,便宜而且方便,不过在性能上,肯定和专业制作的有差别。
就像前阵子买的接在频谱仪上的DC BLOCK,在中发市场现买的,比minicircuits的要便宜很多,外表也很相近。但是,测试的时候,发现信号在1.2GHz左右的时候,电平下降很多。一排查,才发现是买的DC BLOCK在哪个频率点插损变大,虽然表征的是到6GHz。
不过,对于自制的开口电缆,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测试一下其性能。
(1) 可以将其焊在接有50ohm负载的PCB上,测试其回波损耗
(2) 可以将两根电缆同时焊接在具有50ohm微带线通路的PCB上,测试其插损。
自制的注意事项:
自制的开口电缆最好使用半刚电缆,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柔性,外导体又可以直接焊接在地上;
突出的内导体在保证能焊接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短;
使用的时候,尽量找大片的地来焊接开口电缆的外导体,最大限度地通过地焊接来固定开口电缆,否则内导体焊接处的焊盘就比较容易脱落。
在用开口电缆进行测试的时候,最好把开口电缆的影响给校正掉。这里,就要介绍一下,前几年的某一天,我思索很久,想出来的办法,而且经过验证,该方法在3GHz以下,很靠谱。
那就是自制PCB校准件(在PCB上找短路点、开路点、直通点、50ohm负载),把开口电缆焊在PCB校准件上,然后就像普通的两端口校准一下,一个一个地进行校准。
校准完后,测试时,左右开口电缆不要互换,否则校准数据就不对了。
经过校准完后,测试的LC滤波器的性能和我版图仿真的性能就很能对上了。
参考文献:
[]https://en.wi ki pe dia.org/wiki/Coaxial_cable
[2]AN3962_Microcoaxial Pigtails for RF Measurements to and Beyond 5GHz.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