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连接器放在电路板的一边,可以更容易地将它们保持在同一参考电位。这对于不装在屏蔽外壳中的高频元件电路板极为重要。有些设计要求连接器位于电路板的不同侧。在这些情况下,应尽一切努力避免在任何两个连接器之间放置高频电路。
当不可避免地在连接器之间放置高频电路时,通常需要一个金属外壳和对机箱接地的滤波,以防止电路板驱动连接电缆上的共模电流。
笔记:这个不太明白呢,感觉很难实现。两个连接器之间如果不能放高频电路的话,那高频电路放哪?
这是保持输入/输出轨迹短的另一种说法。如果输入/输出走线离电路板太远,则更有可能将噪声耦合到电路板上的其他电路或从电路板上的其他电路耦合噪声。
笔记:这容易理解,就是走线要尽量短。
同一个电缆束中的导线更容易控制共模电流。
让非输入/输出电路远离输入/输出网络是有意义的,因为噪声很容易通过输入/输出耦合到电路板上或电路板外
笔记:如果一个器件与另一个器件有高频连接,尽量减少连接线的长度
传播延迟超过其传输信号转换时间一半的走线必须有匹配的终端。
除非上升时间已经尽可能减慢,走线长度已经尽可能缩短,否则不要使用匹配端接。匹配端接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们消耗更多的功率,并且更难控制电阻。然而,当跟踪延迟大于转换时间时,它们通常对于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是必要的。
笔记:看信号频率和走线长短喽
这几乎总是一个好主意。它确保不同的电压层不会重叠,并有助于将电源总线之间的噪声耦合降至最低。对于正12 v和负12v之类的平面对可能是个例外,通常最好通过在不同层上布相同的平面来保持平衡。
笔记:电源平面重叠,就意味着回流路径重叠,就可能耦合噪声
3毫米?也许吧。然而,两个电源层之间的间隙确实必须等于或大于电源层和接地层之间的间距。否则,这些平面之间的高频隔离相对较少。
笔记:现在的数字多层板,可能电源层与接地层之间就只有5mil了。
走线距离电路板边缘太近,更容易耦合到外部电缆和其他物体。
这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让有噪声的信号和组件远离输入/输出”。
不要让你最关键的网做太多的层转换。每次转换都会损失一些能量,并且更难保持对电流返回路径的控制。
笔记:过孔数量确实是越少越好
电源或接地走线占用电路板空间,并增加连接电感。
有源器件上未使用的数字信号输入引脚应连接高电平或低电平(即不要悬空)。
耦合到浮动输入的少量噪声可能会导致输入改变状态。即使该输入的状态被逻辑忽略,一个开关输入也可以触发几十个内部逻辑门的开关。这会给电源总线带来噪音。除非您确定浮动输入不能被耦合噪声切换,否则最好将其连接到高电平或低电平。
文章来源:
https://learnemc.com/other-good-emc-design-guide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