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razavi的fundamentals of microelectronics,微电子基础。
观摩大师的主页,看他发表的文章以及写的书籍,不仅有数量,还有质量。
不经想感慨一下,人与人的差距,真的是比人和猪的差距还大。
光看微电子基础这本书的内容,就学得R大师,是位会学习的人。而且,是位很会教学生的人。
一在书籍的最前面,就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每天应该花多少时间在上面,看书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状态。
还强调习题一定要做,因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有没有这种感觉,你看着这本书,正在打退堂鼓,想着,这也太难了,我估计是学不下去的。
然后一位大师就站在你面前对你说,不要怕,只要你按照我的要求,每日勤加练习,肯定能学有所成。
顿时,你信心大增。
书中每一章,都是先讲器件的物理特性,然后推出描述性质的等式,接着是等效模型,然后是简化模型。
等效模型用于设计电路,简化模型用于分析电路。
最近几年,东西越学越多,但是感觉上那些知识,还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知识点,我还未建立好自己的知识框架,把他们联系起来。
建立框架的基础,是掌握底层规律。
所以,看到R大师的结构安排,瞬时觉得,真是一本好书啊,不仅让你能学习现象,还会让你了解现象下面的本质,告诉你底层规律。
读到这,可能会有读者说,我是来看看我有没有做芯片的基础的,你说这些干啥?
其实是这样的。
教你怎么读一本书的作者讲,读一本书前,要先阅读一本书的目录。
所以,我就去读微电子基础的目录。
越读越觉得这些内容似曾相识,正好桌子上有一本模电的书。
两个一比较,明显就是一个目录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嘛。
模电模电,多么熟悉。
大学里的基础课啊,所以大家应该都有学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