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机技术水平与外资品牌相当,电控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从峰值功率、扭矩和功率密度等参数来看,国产品牌驱动电机与外资产品性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卧龙电驱在今年获得采埃孚预估价值22.59亿的驱动电机订单,显示出电机龙头在产品性能、质量控制和交付能力等方面已经获得认可。电控产品在功率密度以及和驱动电机的匹配上面仍有一定的提 升空间。
具备技术优势、与整车厂深度绑定的电机电控供应商有望成长为龙头。随着新能源汽车中A、B级车型的逐步增多,对电机电控产品的技术要求会逐步提升,将有利于技术积累深厚、体系建设完善和品牌具备影响力的电机电控厂商。长期看产品具有差异性、能够与整车厂深度绑定的供应商能够从目前激烈的红海竞争中胜出。
市场趋势:市场处于成长期,18 年市场规模增速接近30%。行业 同质化竞争严重,整车厂占据半 壁江山,独立供应商市场份额分散。预计市场在近几年将保持较 高增速,未来三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23%左右。激烈竞争将延续, 产品毛利率可能会进一步下滑, 没有技术优势的厂家将被淘汰。
市场规模:电机电控占新能源汽车总成本的10%左右,根据中汽协数据,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2018年达到125.6万台,同比增 长61.7%;我们预测19年的销量 目标为140万台,同比增速接近 12%。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电机电控产品价格呈逐年下降趋势。
电机电控产品竞争格局:比亚迪依托新能源整车的销量优势,其 电机电控产品份额遥遥领先。第 三方供应商(参数|图片)的市场份额较为分散,暂时未见具备龙头优势的企 业出现。与电机相比,由于电控 的制造设备投资更少,同时在配套过程中需要驱动电机、BMS等 整车其他部件的参数才能进行调 试,与上汽深度绑定的联合汽车电子在第三方供应商中占据了较 多的份额。目前随着合资车企的新能源车型逐步开始投放,国内的电机电控 供应商还将面临来自博世、大陆等外资供应商的竞争,预计在今 后一段时间电机电控市场将维持红海竞争的格局。
电机电控产品配套格局:目前整车厂针对同一车型一般会定点2- 3家配套企业,其中A点供应商通常会获得其中80%以上份额,B/C 点的份额远少于A点供应商。从 整车厂根据车型设计提出需求, 到供应商提交方案、车型定点同步开发、最后拿到定点通知书需 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若第三方供应商能够与整车厂形成深度绑定 关系,如联合汽车电子,将有助 于其获得较多的份额。目前由于电机电控的同质化较为严重,整车厂对配套企业产品的性价比、保供应能力、产品可靠 性和服务较为看重。
电机电控产品价格趋势:18年乘用车电机电控的价格在1.2万元/ 套左右,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约各占一半,商用车价格约为3 万元/套。由于行业处于激烈的 同质化竞争中,预计至19年底乘用车电机电控的价格将下降至0.9万元/套左右,商用车电机电 控的价格将下降到2.5万元/套左 右。由于行业处于激烈的同质化 竞争中,并且补贴退坡的价格压力从整车厂传导至电机电控供应 商,预计电机电控的价格仍有一 定的下降空间。行业整体毛利率已从前两年35%左右的水平下降 至目前的20%左右,预计在今后两年将下降至10-15%之间。
报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