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电阻基础知识

1年前浏览476

电阻基础知识

电阻与电容、电感一样都是最基本的元器件,大量使用于各种电气或电子设备中。对从事电气工作的人而言或许过于普通,平时忽视了它,但如果没有电阻,电气或电子电路就无法建立。电阻就是如此重要的元器件。



       

电阻的作用

电阻是具有一定电阻的被动元器件。电阻的作用是基于欧姆定律“电压(V)=电流(I)×电阻(R)”。主要作用是电流控制、分压、电流检测和偏置(提供偏压)这4项。



电流控制


           

电阻可以将电子电路的电流控制在额定值以下。譬如LED电路,通过与LED串联连接电阻,将电流控制在额定值以下,就可以防止LED烧坏。



           



           

           

分压(分配电压) 

串联连接2个以上的电阻时,就可分配为与所连接的电阻值成正比的任意电压。


电流检测


           

电流流向电阻时,其两端会产生由电流转换的电压。通过测量该电压可以测量流向电路的电流。



           



           



           

偏置(提供偏压)

加电压使诸如三极管的半导体工作称为“偏置”。该偏置(偏压)需要对三极管的各端子(发射极、集电极、基极)施加不同的电压。除上述功能外,还作为阻尼(Damping)电阻、终端电阻、上拉/下拉电阻等使用。



       

电阻的原理

电阻的数值取决于电阻材料的电阻率及其截面积和长度


       
       
     



     

如公式所示,电阻率ρ(Ω·cm)乘以电阻的长度L所得的数值除以截面积S后就得到电阻值。这里给出金属的电阻率,可供参考。


     

     

金属的阻率例

       

     



       

电阻的术语

电阻具有表示技术规格和额定值的参数。这里对它们的术语进行了归纳。用粗体字表示的4项,是电阻的基本参数。


     



       

电阻值、电阻值容差标注相关标准

如术语的电阻值中所述,电阻值及容差的标注参照如下标准。

  • IEC 60062:Marking codes for resistors and capacitors

  • IEC 60063:Preferred number series for resistors and capacitors


根据上述标准将电阻值标准数列化。电阻值并非1Ω、2Ω、3Ω那样的整数,而是2.2Ω、4.7Ω那样的小数。


这是因为电阻值以标准数(E系列)为准。系列的“E”是Exponent(指数)的E,后面的数字,譬如24是分割数。即E24是从1到10用等比级数(10的24次方根)分割。电阻在实际的使用中很多时候也按比或比例使用,与整数相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标准数列化的数值更便于使用。


     



       

电阻的结构

以下是典型的电阻的基本结构。根据用途区分使用,但近年来在小型设备中片式电阻已成为主流。


         
         
         

片式电阻

插脚电阻

绕线电阻



       

电阻的选定

设计中电阻的选定,必须选择符合电路基板的尺寸要求和安装方法、所具备的性能等多项要求事项的电阻。


根据安装方法进行选定

表面安装、或引线插入/固定安装


近年来表面安装愈来愈多,但是必须根据电路规模或规格来选择引线插入和螺丝固定等电阻。基本上要以整个电路基板的安装规格为前提进行研究,理想的做法是安装到1种基板上的方法为1种。


         


根据性能、特性、尺寸要求进行选定

额定值、精度、温度特性、功能、耐环境、散热、尺寸、高度等。


除了安装方法外,各电阻还有其性能、特性、尺寸相关要求。为了满足个别要求,譬如即使想要进行表面安装,有的表面安装类型的电阻器也无法对应。此外,有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为了对应苛严的环境条件而限制事项增多、选项少等折中方案。在进行电阻的选择时,必须从性能、特性、尺寸、安装方法等全局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片式电阻的选定

在选择片式电阻时,必须满足性能、特性等固有的要求事项,一般情况下按照以下步骤选定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选择单个片式电阻或复合片式电阻

2-1)单个片式电阻时,选择厚膜片式电阻或薄膜片式电阻。

2-2)复合片式电阻时,选择多联片式电阻(独立电路)或片式型网络(并联电路)。

3)根据使用电压(功率)来选择形状。

4)有重复的类型时,根据其他性能进行选定。

说明:本文来源网络;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来源:电力电子技术与新能源
电源电路半导体电力电子新能源材料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5-20
最近编辑:1年前
获赞 155粉丝 279文章 2078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