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扭拉杆的几个问题探讨
现有的资料对Torque Rod的弹性中心有部位争议。个人认为Torque Rod的弹性中心应定义在Torque Rod的大衬套处:① 此处属于车身硬点,或为不动点;②Torque Rod的变形主要集中在大衬套处,小衬套刚度很大,某些情况下可以将动力总成/扭力杆/小衬套视为刚体。PSA分析抗扭拉杆时将大衬套一端固定,小衬套加载。
悬置系统匹配分析时可能需计算拉杆悬置位移量。注意此时得出的结果是小衬套load center处的位移,而整个拉杆的位移不能用简单的几个值表示,但可以通过包络面得出。Torque Rod在承受发动机的侧向运动时,小衬套一端位移量很大,而大衬套仅发生扭转运动,平动位移量很小。Torque Rod的三向静刚度计算考虑动力总成对Torque Rod的加载方式,及固定大衬套与车身的连接骨架,在小衬套与发动机的连接骨架上加载(X、Y、Z),对于某一Torque Rod,得出三向静刚度如下表所示。在悬置系统匹配时常将Y和Z方向静刚度设为10N/mm,这和实际情况是相符的。抗扭拉杆的X方向静刚度是否和大衬套X方向静刚度相差无几。下表表明,二者相差不大。注意一般情况下,Torque Rod的小衬套刚度很大(用很硬的胶料)。5、抗扭拉杆 Y方向和Z方向静刚度是否需要设置非线性刚度?实际情况是不应设置非线性刚度。因为在各类工况下,都不允许Torque Rod与周围结构干涉。
在悬置系统匹配后,得出的扭力杆悬置位移量应为小衬套中心的位移量,采用FEA方法可以通过小衬套中心位移量校核整个Torque Rod的运动范围。1) 大衬套刚度:影响动力总成刚体模态,从而影响怠速工况的悬置隔振;2) 小衬套刚度:影响后悬置本身的刚体模态,从而影响车辆升速过程中的舒适性;4) 带衬套副车架:后悬置拉杆Z向模态与副车架Rx模态过于接近,会引起共振带来booming。最后避频10HZ以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4-21
最近编辑:2年前
作者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