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G15ms半正弦波曲线制作流程
在很多分析中经常用到一些正弦或余弦曲线,如电池包冲击中常用的25G15ms半正弦波,这条曲线是如何制作,具体方法如下:
其中k、ω和φ是常数(k、ω、φ∈R且ω≠0)
A——振幅,当物体作轨迹符合正弦曲线的直线往复运动时,其值为行程的1/2。
(ωt+φ)——相位,反映变量y所处的状态。
φ——初相,t=0时的相位;反映在坐标系上则为曲线的左右移动。
k——偏距,反映在坐标系上则为图像的上移或下移。
ω——角速度, 控制正弦周期(单位弧度内震动的次数)。
对于25G15ms半正弦波曲线,φ为0,k为0,则可表达为:,其中T‘=0.015s,t为横坐标时间。根据此公式可推导出25G15ms半正弦波曲线如下所示:

A2=0,B2=25*9810*SIN(3.14*A2/0.015),其中括号里的0.015为半正弦周期15ms,9810为1G的单位转换,依次类推,可以得到整条曲线,如下所示: 对于25G15ms半正弦波冲击仿真,一般要考虑到系统冲击后的震荡及应力释放,通常会在15ms结束后再延长一段时间,如20ms或45ms;此时结构结果相对更为合理。【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笔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等,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若您认为文中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若有涉及版权等请告知,将及时修订删除,谢谢大家的关注!

硕士
|
CAE仿真负责人
个人著作《汽车NVH一本通》
获赞 1181粉丝 6703文章 1049课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