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明院士表示,3D打印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以后的一种数字制造技术,把三维的事情当成二维来做,一层一层的做。3D打印技术带来的最大的颠覆首先是改变结构,就是原来我们设计出来的结构,可以有非常好的结构,但是我们受传统的制造技术的制做不出来,现在它是一层一层的往上去做,真正改变的是结构,设计师们应该更多的了解这个技术。这样一系列带来的变化,可能是原来一架飞机需要3万个零件,现在可能变成300个零件,原来一架飞机如果说它的载重量是60吨,有可能有一天载重量还是60吨,这个飞机的自重就变成50吨了。这是带来结构的变革。
第二,它会变革材料。也就是说在3D打印过程当中,我们可能会合成制备出一些传统方法制备出来的材料,尤其是金属材料,可能也是这样。
第三,它对制造技术带来的一个变化,材料、结构和制造自身。3D打印,如果说按照材料来分,相对比较简单,一类就是打印是非金属的,一类是打印金属的。当然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生物3D打印,在他看来生物3D打印跟增材制造没有关系,它只是为培养生物组织提供了一种手段,这种生物组织就是靠培养出来的,是靠细胞的分裂生长出来的,并不是打印出来的,所以本身它是属于生命科学范畴的事儿。3D打印一个是打印金属,一个是打印非金属。
第二,材料。现在大家都误解,认为是粉末,认为是丝材,那个东西是原料,真正是打印过程通过已经重新出来的零件,这个东西才是材料。这个材料在打印过程当中如何控制让它不产生缺陷,如何控制它的结晶,让它的形态能够受控制。如果这个过程得不到控制,最终出来的性能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如果性能不行,至少用做关键的受力的组成构件是不可以的,这个过程毫无疑问不是传统的凝固,它是在激光快速的加热,快速的冷却,不均匀条件下的凝固,固态相变,这个过程毫无疑问,这是必须要有的过程。刚才讲的如何在打印过程当中控制热应力,工艺过程的控制,发展出大型的装备,使这个技术能够走向工程应用,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没有这些东西一个新的技术不可能走向应用,在他看来是这个技术要发展,要面临的问题。
2010年也做过一件事情,严格意义上说,其实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民用飞机里面大型关键的构件用上了3D打印。3D打印出来的大概也就136公斤,会节省大量的材料,节省大量的加工,而且加工变形会很小。当然费用还低,性能还高。重量减轻70%。这么复杂的构件,传统的方法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做出这样的零件,现在3D打印就成为它的唯一的方案,这个方案带来的效果一架飞机减重250公斤,高强的钛合金,它的强度高,密度还大,还贵,还特别硬,特别难加工。现在我们发展出自己全新的3D打印钛合金的材料,减少30%以上的加工时间,飞机上这些材料都被这种新材料取代掉。飞机的起落架组成的构件非常大,使用的材料为超高强度钢,这类应用体现了3D打印的优势。3D打印技术毫无疑问对航空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技术对重大装备制造业会带来什么影响?他认为会带来变革性的影响,是变革材料的引进,可以做到对整个零件不同的部位逐点可控,可设计,零件是500毫米厚,还是700毫米厚,可以做到性能和组织结构一样,3D打印可以做到,某种意义上就摆脱了传统的引进对材料制备,包括材料的设计和构件成型原理性的制约,这将是颠覆。航空发动机最重要的零部件就是涡轮叶片,定向凝固技术,业态金属冷却,温度梯度可以做到每厘米200度,这种情况做出来无论叶片是什么样的,就是这样的,疏松严重,偏析严重,枝晶粗大。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现在3D打印可能就会带来变革。这是1989年做的激光增材制造,微细定向柱晶。这种零件用传统的任何方法是出不来的,这就是变革材料。
例如钛合金的整体叶盘,可以做到柱状晶、等轴晶,现在为止全世界谁也不能做到让钛合金定向凝固,如果把它称之为钢筋混凝土,有的钛合金是柱状晶,有的钛合金是等轴晶。我们可以控制这个钢筋间距和它的大小,就是它可以变成很多用传统方法做不出来的材料。
这种变革制造技术,举一些例子,未来装备要么是极大,要么是极小,我们是瞄着极大,未来装备肯定都是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高,这些对3D打印来说是很好的事情。举一个小例子,像大发动机的风扇,如果要变成一个整体的风扇叶盘,用传统的方法锻造一个直径超过3.5米的钛合金,再加工成这么一个零件,代价会很高,用3D打印这会变得很容易的一件事情。这是材料、影响、结构、制造,另外也会带来制造模式的变革,以后的工厂不是现在的工厂。
不是像现在新闻媒体去炒作,现在一些公司去通过融资,就是去做一个题材作为炒作,我认为任重道远,现在更多的不是做3D打印在炒作,实际上是没有核心技术的。不做材料,不做工艺,不做长期的研究,不考量,偷一点技术,挖两个人,挖两个工人,玩两天,三天以后就没戏了。3D打印不是说所有的材料做大型构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也不是所有的构件它都适合。可能这些材料越贵,像钛合金,材料越贵,材料越难加工,而且材料还要有可塑性,用这些材料去做什么构件呢?如果做这么小一个构件,这么简单的构件,传统方法 会比你便宜得多,也会比你好得多,没有必要。去做什么构件呢?尺寸非常大,结构非常复杂,性能要求非常高的这些东西,节省的材料、节省的周期、节省的成本、性能在提升,这些东西放在一块,我认为这是它最大的优势。不管你做出来再好,如果没有性能的优势,没有价格的优势,不可能有应用价值。
王院士表示只要金属还在,这就是永恒的主题和永恒的方向,也许不会再用激光了,也许也不会再用电子束,但是总归这是一个基本的手段,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突破了传统金属材料的瓶颈学制约,3D打印仅仅是他们一个方向,在新材料、表面工程,也是做的非常努力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