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新加坡国立大学丨原位实验和数值模拟揭示金属增材制造过程小孔的形成机理

1年前浏览850

前言

金属增材制造(AM)以其无需特殊工具和功能分级零件即可制造复杂形状零件、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节省材料成本而闻名。然而,制造缺陷对零件机械性能有害。打印零件的气孔是缺陷的一种,直接降低了极限强度,也是零件疲劳和断裂强度的致命缺陷。此类缺陷的存在不符合行业要求的标准,因此阻碍了这些行业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因此,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了解增材制造过程中的孔隙形成机制并控制打印部件的孔隙率。在各种孔隙缺陷中,小孔模式熔化下的孔隙率是激光焊接和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中普遍存在的缺陷,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小孔孔隙特征、小孔塌陷机制和小孔成孔过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非原位实验表明,小孔通常呈球形并集中在熔池底部。然而,这些实验并没有直接观察到小孔的形成,也不能对小孔的形成机制给出定量的解释。最近,提出了锁孔动力学的原位X射线成像,根据它们的位置确定了三种类型的锁孔:(i)后锁孔壁中间的壁架上的瞬间气泡,在锁孔波动过程中迅速消失,(ii)由于激光停止或转向而导致轨道末端的小孔,以及(iii)小孔波动导致熔池底部的小孔。第一种类型的气泡在其形成后几乎立即被消除,并且对于孔形成机制而言是微不足道的。轨迹末端的气孔不仅与锁孔动力学有关,而且由激光扫描路径决定,而这些气孔通常通过轮廓扫描和后处理抛光来减少或消除。因此,由锁孔波动产生的锁孔最为显着,是金属增材制造小孔形成研究的重点。


尽管原位实验和数值模拟已经提供了关于小孔孔隙形成的经验观察,但是小孔表面的反冲压力分布、能量分布与小孔波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小孔孔隙形成过程中的熔池流动等基本原理仍然难以捉摸。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了结合传热、熔池流动、马兰戈尼效应、金属蒸发反冲压力、达西定律和激光射线追踪的多物理场热流体流动模型来模拟小孔波动和小孔孔形成过程。首先,根据X射线成像结果验证了凝固前沿瞬时气泡形成和钉扎的模拟结果。分析了小孔深度波动、吸收能量分布、小孔孔径、熔池流动和小孔受力随激光扫描速度增加的变化趋势,解释了小孔孔形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此外,研究人员还探索了通过模拟近真空环境压力下的熔池流动来减少甚至消除小孔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以“Mechanism of keyhole pore formation in 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为标题发表在《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24-022-00699-6

论文正文

根据研究人员的模拟结果,小孔塌陷形成的孔隙有两个不同的阶段:(i)由于小孔不稳定性导致的瞬间气泡形成;(ii) 凝固前沿的瞬间气泡钉扎。X射线成像结果验证了小孔形成阶段。虽然由于小孔不稳定性可以形成气泡,但模拟和实验结果都表明,小孔不稳定性不能保证瞬间气泡被凝固前沿捕获并在扫描轨迹上形成孔隙。

图1 由于锁孔不稳定性导致的瞬间气泡形成

根据X射线成像结果,小孔孔隙的形成有两种不同的机制:声波驱动的孔隙和阻力导致的孔隙。声波是一种剧烈的非线性现象,目前的模型无法模拟。因此,该研究的重点是第二种锁孔机制。在两种机制中,首先出现瞬时气泡,其中锁孔形状经历了四个阶段:(i) 前锁孔壁顶部凸出一个迷你锁孔,锁孔底部呈字母“J”形;(ii) 小孔塌陷形成瞬间气泡;(iii) 当锁孔向下钻时,形成针状锁孔底部 (NKB);(iv) 瞬间气泡远离锁孔。


为了通过模拟说明瞬时气泡的形成,将微型锁孔(突起)的生成时间作为起始时间点(图1a)。模拟中锁孔的几何特征与实验结果相似,如图1d-f所示。实验中新生锁孔和基板下方针状锁孔底部的深度分别约为99μm和226μm,而在模拟中它们分别为115μm和150μm,如图1e,f所示。
                             

图2 熔池速度场模拟结果

end

来源:增材制造硕博联盟

疲劳断裂非线性航空航天增材焊接材料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3-19
最近编辑:1年前
增材制造博硕联盟
硕士 聚焦增材制造科研与工程应用,致...
获赞 120粉丝 67文章 531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