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新论文丨不同冲剪方向下板柱节点抗倒塌性能研究

1年前浏览1042
 

关注 ICEpublishing

获取第一手英国土木工程学会消息

#板柱结构连续倒塌

近年来国内外板柱结构连续倒塌事故不断报道,引发了工程界对板柱结构体系工程可靠性和设计方法的担忧。

板柱结构,具有建造方便、施工成本低、外形美观、使用空间大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板柱节点处易引发具有脆性破坏特征的冲剪破坏,易触发结构系统的连续倒塌。传统板柱结构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小变形下的节点冲剪破坏,而连续倒塌是结构系统在大变形下的力学行为,节点冲剪后的受力对结构系统连续倒塌行为仍有显著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面内约束节点在大变形冲剪破坏后的受力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李易副研究员与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关红教授,清华大学陆新征教授等人合作,围绕板柱节点在冲剪破坏后大变形下的抗连续倒塌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论文以Post-punching mechanisms of slab-column joints under upward and downward punching actions为题发表在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期刊上。论文第一作者为Griffith大学博士研究生刁梦竹,她主要从事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和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机理和火灾连续倒塌模型方面的研究工作,于2016年获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将于2021年夏季获Griffith大学博士学位。研究工作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8018),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Discovery Project项目(DP150100606),北京科技新星计划项目(xx2017093)和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合作种子基金项目(2018-A04)支持。

 #关于本文

本研究通过对4个考虑边界面内约束的节点试件进行的试验和模拟研究(1/3缩尺,不同冲剪方向的无暗梁试件和有暗梁试件),分析了大变形下板柱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及其在不同冲剪方向以及加强措施下的破坏和失效机理。

👉板柱结构发生冲剪破坏后,承载力和变形由穿柱纵筋决定,穿柱纵筋的断裂会导致承载力的突降,当穿柱纵筋全部断裂时,承载力基本丧失;

👉对于无暗梁试件,不同冲剪方向的试件(UPS-1和DPS-1)的钢筋断裂次序相反,两种试件表现出不同的破坏机理;

👉暗梁使得穿柱纵筋受力和变形协调,导致不同冲剪方向下的悬挂机制受力无明显区别(UPS-S1和DPS-S1)。暗梁能够同时提高试件受弯机制和悬挂机制的承载力峰值,且可提高悬挂机制下的变形能力;

👉基于数值结果分析,在无暗梁试件中,板内穿柱钢筋对试件冲切破坏后的承载力贡献超过99%。对于有暗梁试件,柱上板带内箍筋的约束有助于提高板的整体性和延性,改变板柱节点的破坏模式。由于更多钢筋参与受力,穿柱钢筋对总承载力的贡献降低到50%。

#图表解读

     

图1.连续倒塌中板柱结构节点破坏模式

     

(a) 平面图 (mm)

     

(b) 试验装置

图 2. 原型结构及试验装置

     

(a) DPS-1 & UPS-1

     

(b) DPS-S1 & UPS-S1

图3.  试件荷载位移曲线

     

(a) UPS-1

     

(b) DPS-1

图4.  不同冲剪方向试件破坏模式对比

     

(a) UPS-1

     

(b) UPS-S1

图5.  有无暗梁试件破坏模式对比

     

(a) DPS-1 & UPS-1

     

(b) DPS-S1 & UPS-S1

图6.  试验与数值模拟荷载位移曲线比较

     

(a) UPS-1

     

(b) DPS-1

     

(c) UPS-S1

     

(d) DPS-S1

图7.  板内钢筋和混凝土对承载力的贡献占比

*以上图表均由作者本人提供

#作者简介

     

刁梦竹

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工程与建设环境学院博士生

主要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连续倒塌方面的研究。已在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ASCE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和《工程力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7篇。

     

李易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抗倒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担任《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规范CECS392-2014》、《多螺旋箍筋柱应用技术规程T/CECS 512 2018》等标准编委。主要从事工程结构防灾减灾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部。先后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等人才培养计划。

     

关红

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工程与建设环境学院教授

兼任Australian Network of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Australian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sociate Editor等。主要从事结构工程、计算力学和结构健康监测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期刊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2部。

     

陆新征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工程力学》期刊主编,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 Associate Editor等。主要从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入选Elsevier“中国土木和结构工程学科高被引学者”(2014-2019)。成果被国标、行标、美国混凝土学会规程、美国NSF重大项目平台及重要结构计算软件采纳,并应用于北京“中国尊”超高层建筑等多个标志性工程,参与汶川、玉树、芦山、鲁甸等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4)、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等。

     

薛慧中

山东建筑大学讲师

主要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连续倒塌方面的研究。在Griffith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已在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Engineering Structures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等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篇。

     

郝宗达

结构工程师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工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

---End--

相关研究

相关文章,在仿真秀官网搜索:

  1. 英文版《工程地震灾变模拟:从高层建筑到城市区域(第2版)》出版

  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新论文: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结构地震响应识别

  3. 新论文:基于实测地震动的近实时地震滑坡预测方法(并附源程序)

  4. 新论文:为提升AI振动识别效果,小波、HHT、MFCC、CNN、LSTM我们都试一试

  5. 新论文:基于实测地震记录的区域地震动场模拟方法

  6. 新论文:基于数字孪生的强震下大跨斜拉桥倒塌易损性评估

  7. 新论文 | 卷积神经网络 + 小波时频图:基于地震动时频域特征的震害评估新方法

  8. 新论文:城市尺度树木风灾破坏近实时评估:方法框架及清华园案例应用

  9. 如何将地震破坏力评估加速1500倍?| 新论文:基于LSTM的地震破坏力实时评估

  10. 新论文:大跨斜拉桥的非线性模型更新及倒塌预测

  11. 新论文:“场地-城市”效应对区域震害评估的定量影响分析

  12. 新论文: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多元地震动强度指标比选与实时震害预测

  13. 新论文:新一代地震-连续倒塌综合防御组合框架——综合韧性防御组合框架

  14. 新论文:给振动信号拍个照,可以提升振动控制效果!

  15. 新论文: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并同时适用于城市建筑群和单体重要建筑的多灾害模拟框架

  16. 新论文:台风风灾对港口运营的经济影响:以中国港口为例

  17. 新论文:中柱失效后混凝土板柱结构承载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18. 新论文:不同冲剪方向下板柱节点抗倒塌性能研究

  19. 新论文:基于BIM与虚拟现实的建筑震后火灾救援场景模拟

  20. 新论文:社区地震安全韧性评估系统及社区应用示范

  21. 这栋楼是什么结构的,元芳,你怎么看?——大人,时代变了!|新论文:使用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城市建筑结构类型

  22. 新论文:次边缘柱失效后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连续倒塌承载力的试验分析和计算评估

  23. 新论文:基于集群计算的大跨斜拉桥精细有限元模型更新

  24. 新论文: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冲切及冲切破坏后行为的数值模拟

  25. 新论文:边柱以及边中柱失效后平板结构连续倒塌行为试验研究

  26. 新论文:武汉火神山医院病房有害气体的高空排放设计和分析

  27. 新论文:主余震作用下区域建筑震害预测方法

  28. 新论文: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的开源框架

  29. 新论文:考虑劳动力资源约束的城市尺度建筑抗震韧性模拟和震后维修规划

  30. 新论文:基于无人机与深度学习的建筑震害评估方法

  31. 新论文:抗震&防连续倒塌:一种新型构造措施

  32. 新论文:混凝土梁柱子结构连续倒塌动力效应的试验研究

  33. 层间位移角判别准则不适用于剪力墙,怎么办?|新论文:基于曲率的剪力墙损伤评估方法

  34. 新论文:结合BIM和FEMA P-58的建筑地震损失预测方法

  35. 新论文:地震-连续倒塌综合防御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研究

  36. 新论文:扔砖头、跳盒子,这也是做科学试验哦!| 地震次生坠物情境中的人员疏散模拟

  37. 新论文:改变框架-核心筒结构剪力调整策略对其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

  38. 综述: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39. 新论文:适用于多LOD BIM的建筑地震损失评估

  40. 新论文:新型地震和连续倒塌综合防御韧性PC框架承载力计算方法

  41. 新论文:角柱失效后平板结构连续倒塌行为实验研究

  42. 新论文:城市建筑群多LOD震害模拟及北京CBD算例

  43. 美国NSF SimCenter+清华城市弹塑性分析=旧金山184万建筑地震模拟

  44. 新论文:受折纸启发的可更换承载-耗能双功能耗能器

  45. 新综述论文:21世纪建筑结构连续倒塌和鲁棒性的研究和实践

  46. 新论文:中柱失效后板柱结构连续倒塌传力机理研究

  47. 新论文:一根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你能算对么?| 梁的压拱效应计算方法

  48. 新论文:无人机+机器学习+城市弹塑性分析=震后近实时损失预测

  49. 新论文:这个混凝土框架能抗震,能防连续倒塌,还功能可恢复,您不进来看看么?

  50. 新论文:一个好汉三个帮|带端部阻尼器伸臂桁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51. 新论文:BIM+新一代性能化设计=喷淋系统破坏后的地震次生火灾模拟

  52. 新论文:村镇建筑群火灾蔓延模拟与案例

  53. 新论文:建设地震韧性城市所面临的挑战

  54. 新论文:烈焰焚城 | 地震次生火灾的精细化和高真实感模拟

  55. 新论文:城市韧性——基于“三度空间下系统的系统”的思考

  56. 新论文:防屈曲支撑伸臂桁架?几个“狗骨头”可少不了!

  57. 新论文: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中如何确定高层建筑的损伤程度?

  58. 新论文:考虑楼板影响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边柱连续倒塌试验

  59. 新论文:提高地震荷载分项系数,抗震安全性提高了多少?

  60. 新论文:采用减振子结构来控制超高层建筑的地震楼面加速度

  61. 新论文:500m级超高层建筑简化模型及其在结构体系对比中的应用

  62. 606m 超高层建筑OpenSees模型

来源:陆新征课题组
振动断裂非线性建筑BIM数字孪生控制试验无人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3-16
最近编辑:1年前
地震那些事
博士 抗震防灾数值模拟仿真
获赞 35粉丝 43文章 532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