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纪念史其信老师

1年前浏览648
在这个特殊的北京寒冬,一位教过我的老师走了。
我1996年进入清华土木系读本科的时候,史其信老师当时是系党委书记,经常出席系里的一些学生活动。当时史老师就在同学中留下了平易近人的好名声。
后来到了高年级,又选修了史其信老师开设的交通方面的课程。当时史其信老师给我留下最深的印像就是他对交通工程和ITS(智能交通系统)的深刻热爱。我记得当时系里主业搞交通方向的主要是史其信老师和陆化普老师两位老师,还是一个小方向。但是,史老师总是利用各种机会非常热情的宣传交通工程,宣传ITS。使得交通工程方向虽然团队很小,但是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却很大。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交通工程方向都是土木系高分学生最聚集的方向之一。虽然我个人的研究方向和交通工程关联不大,但是当时也受到交通工程方向的吸引,选修了好几门交通方向的课。多年后回想,史老师当时在宣传时还是花了心思的,他一方面从日常的交通问题入手,让本科同学们更容易感受到交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拥堵、安全等);另一方面大力介绍ITS,让本科同学们可以有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同学们当中形成的反响也很好。
留校工作后,了解了系里更多的历史,对史其信等老一辈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越发深厚。在动荡年代,教学科研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在那个特殊背景下,一批1964、1965年入学的清华本科生在1970年留校充实教师队伍,当时称之为“新工人”。史其信老师就是1970年留校的这批教师之一。稍微了解一些这段时代大背景的,就知道这些前辈当年的求学、工作之不易。但是,史老师以及许许多多同年代的清华前辈老师们在困境中没有躺平放弃,不仅为清华此后科研教学的延续和开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还积极探索新的学科方向,为清华后续学科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开创性贡献。比如,史其信老师就为清华交通工程学科的创立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没有这一代代清华前辈老师的传承和培育,就不可能有后面一代代清华学子的成长。
对比前辈老师,我经常思索,如果是我,十余年苦读考入大学却发现学校乱成那么一个样子;品学兼优留校了却又当了10年的助教和8年的讲师;熬过动乱人到中年才走出国门,却发现已经被国际前沿甩出了那么远。我能不能继续坚持下去?坚持学习、坚持育人、坚持科研、坚持创新,坚持到冰雪消融,坚持到新芽萌出,坚持到山花烂漫的那一天?
我们的成长,是无数师长精心培养的结果,谨以此短文,纪念史老师。并求上苍保佑各位师长能平安度过这个特殊的寒冬。
来源:陆新征课题组
理论通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3-18
最近编辑:1年前
地震那些事
博士 抗震防灾数值模拟仿真
获赞 35粉丝 48文章 53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