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CFD|避雷针塔抗风分析

1年前浏览1734

摘要: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研究了南昌市某建筑物屋顶处避雷针塔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 Dyna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结合流固耦合( FSI) 功能,采用Midas NFX 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在50a 一遇风荷载作用下该避雷针塔结构的水平位移; 并通过设置不同的风向角,得到了在不同风向作用下避雷针塔杆件的位移量。最后,结合当地的主导风向,分析了120°风向角作用下结构的表面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通过提取指定高度处节点应力,得到了指定高度处的压力系数。为该类建筑物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分析和设计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关键词: CFD; 避雷针塔; Midas NFX; 流固耦合

中图分类号: TU973.213 

文献标志码: A

   风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所蕴含的能量大,破坏力强。风灾造成的损失主要在于工程结构的损坏和倒塌,特别是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大跨结构的损坏。1988年,美国的密苏里州受风灾影响,一座610m 高的电视桅杆倒塌,造成3 人死亡。2006 年,浙江苍南受台风影响,导致5 台发电机塔架倒塌。据统计,风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自然灾害总损失的40%。因此,为保证结构安全,需要开展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关于风工程的研究方法有现场实测、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法3类。由于现场实测和风洞试验受地点、价格等因素制约,有着较大的局限性,然而随着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值模拟分析法具有成本低,所需时间短、计算效率高等优点,近些年得到了较大进步。

     传统的结构分析软件是将风荷载等效为静态荷载加在结构上进行计算,然而对于高耸结构和柔性结构而言,在风荷载作用下风振响应对周围风场产生较大影响,从而改变原结构受力情况。对该类结构物在进行分析时,不能仅将风荷载作用当作一种荷载而忽略风( 流体) 与结构的耦合作用,这将导致分析结构失真造成重大工程事故。基于以上结论,因此有必要基于流固耦合( FSI) 理论对该类结构物进行合理分析。

       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 CFD) 分析方法,采用Midas NFX 有限元(CAE) 分析软件,对南昌市某钢结构避雷针塔进行数值建模和相应的风洞模拟,选取SST湍流模型方程,分析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流场分布情况及避雷针塔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最后将位移计算结果与《高耸结构设计规范》进行对比,为相关实际工程提供合理参考。

1 计算模型

1.1建立模型

该钢结构避雷针塔建于南昌市某建筑物顶部,该建筑物高度为89.2m,相关尺寸见表1和图1。

避雷针塔结构的主要材料为Q345B钢材,并在钢管底部89.2m 至96m 处灌注C25混凝土,避雷针塔与屋顶采用刚接连接,流体( 空气) 的主要参数: 质量密度1.08 kg /m³,粘性。采用Midas NFX 软件创建几何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计算域来模拟流场,计算域尺寸根据参考文献中定义: 对于单体建筑,计算域横向距离至少为目标建筑物高度的5 倍,计算域纵向距离推荐为目标建筑物高度的20倍,计算域高度为目标建筑高度的3 倍。建立的流场模型如图2 所示,其中目标建筑的高度为避雷针塔的高度。对避雷针塔架进行网格划分,共生成1844314 个单元( 395539 个节点) ,得到的网格如图3所示。

1.2边界荷载条件

     入口边界: 风速剖面主要有指数律风剖面和剖对数风剖面,采用土木工程常用的指数律风剖面作为入流风速剖面。其变化的规律用函数描述如下: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可具体表示为

   VC为入口风速,z 为海拔高度,V10为10m 高处风速,密度取值1.25kg /m³,地面粗糙度为B 类,α 取值0.16( 如表2 所示) ,南昌基本风压(50a一遇) W0=0.45kN/㎡,对应的海拔高度为46.7m,可得V10=21m/s,可得到入口风速随高度函数变化关系式:

出口边界: 通常认为出口处的流动为自由出流(outflow) ,出口设置为大气压即可。

边界壁面: 为减小壁面对流动速度的影响,模拟大气边界层,采用自由滑移的壁面条件。建筑物表面和地面是实际存在的边界,并不会产生位移,因此壁面类型采用无滑动壁面。

2 计算模型选择与相关参数定义

2.1计算模型

由于湍流是一种复杂的运动现象,人们对于湍流产生的机理和运动轨迹还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流体力学模型尚不完善,只能根据分析对象和环境来选取合适的模型。现阶段湍流模型可分为3 类: 直接数值模拟方法( DNS) ,以N-S( Navier-Stokes) 方程为基础的大涡模拟方法( LES) 以及以雷诺时均(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 方程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其中RANS 方程主要研究流动要素的时均值,对计算机硬件要求较低,在土木工程领域被广泛采用,本文采用由RANS 方程发展而来的( k-ε) SST 方程( Shear-stress transport) 模型,其基本方程如下:

Gk是由于平均速度梯度引起的湍流动能k的产生项:

Gb是由于浮力引起的湍流动能k的产生项:

2.2参数定义

湍流强度随高度变化规律用式( 7) 描述,相关参数取值如表2所示。

湍流积分尺度L 结合国外规范,可表示为

相关参数可以通过软件定义函数的方式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避雷针塔偏移情况

    通过采用软件的流固耦合( FSI) 功能,通过数值风洞模拟可以得到在模拟风作用下结构的偏移量,只考虑避雷针塔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偏移量,因此将底部建筑物视为刚体,在软件中作为边界条件处理。考虑到实际风向的随机性,选择以逆时针每隔θ=30°作为一个风向角,共设置12 个风向角。结合主体结构的坐落方位,设置的风向角如图4所示。

      总结在上述不同风向角情况下,避雷针塔在模拟风荷载作用下水平位移量,并得到了风向转动角度与最大位移量之间的关系( 图5) ,可知,当风向处于90°~150°与270°~330°之间时,结构的迎风面积较大,所受风荷载绝对值较大,结构抵抗风荷载的刚度较小,易产生较大偏移。当风向角为120°时偏移量最大为4.07cm,当风向角为210°时最小偏移量为1.42cm。根据规范,如表3所示,H为结构高度,Δu为水平位移量,以风为主的标准组合荷载桅杆结构水平位移量不得大于1 /75,可知位移量符合要求。最大位移量如图6所示。

3.2压力分布

当风向角为120°( 迎风面) ,结构位移值最大,给出了120°风向角时避雷针塔建筑表面瞬时压力分布如图7 所示。

    由图7可知,避雷针塔风压力主要集中在正面,最大值为2.12×10³N/m2,最小值出现在背风面处,大小为-2.9×10³N/m2。避雷针塔底部靠近侧面墙体部分( 距塔底部高度10m 处) 所受风压较大,压力为正值,而在以上部位出现负压现象,因此,结构在此高度处所受弯矩较大,易产生较大挠度。

    以H为避雷针塔高度,绘制了高度z=1/3H( 离地面高度99m) 与z = 2 /3H( 离地面高度109m) 位置上沿周长的压力分布图(图8) 和对应高度处的压力系数( 图9) ,并根据风压系数求解关系式(9) ,得到了对应高度处的风压系数CP,其中P0为参考高度的平均风压值。

3.3速度分布

     结构剖面处的流速分布如图10所示。最大风速出现在避雷针塔底部,由于风荷载取值为50a一遇,而底部建筑在89.2 m 处对墙体进行了开洞处理,导致局部风速较大,特别在不规则表面,局部风速最大值超过了50 m/s,于结构安全不利。底部建筑的顶部造型构造较为尖锐,也容易产生较大风压,因此为减小风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建议采用外包柱脚混凝土的方法对塔底的基础部位进行加固处理。

4 结论

    基于midas NFX数值风洞模拟,采用SST( k-ε) 湍流模型,结合流固耦合功能,模拟得到了避雷针塔结构在风作用下的压力分布情况、杆件位移大小和相应高度的风压系数,总结如下:

(1) 分析采用了FSI 模拟功能,分析得到了避雷针塔的位移情况,通过模拟分析结构可知,在50a一遇的风荷载条件下,该高层屋顶处避雷针塔最大位移量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2) 根据模拟分析结果,通过避雷针塔周围各位置处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情况可知,底部建筑物的造型对避雷针塔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单纯地将风荷载等效为静力荷载附加到避雷针塔表面会导致计算偏差较大,致结构安全存在隐患,另外,由图7剖面分布图可知,风荷载最大值主要集中在避雷针塔底部,需对避雷针塔底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3) 为研究风荷载对避雷针塔结构产生的附加弯矩和荷载分段取值提供了相应的依据。考虑到该避雷针塔正处在施工阶段,可以为避雷针的组织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4) 风洞数值模拟计算了在1/3H 和2/3H 处的风压系数,为Midas NFX 软件用于土木工程的数值风洞模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分析只采用软件对避雷针塔仿真模拟,尚缺少模拟风洞实验和实际测量对比结果,因此对于风压系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还需更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本才,汪从军.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博.风荷载作用下高耸塔架结构的动力响应[D]. 兰州: 兰州理工大学,2014.
[3]曹崇高,张相庭. 结构风灾经济损失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J].安阳师范学报,2000( 2) : 32-34.
[4]刘申会.高层建筑的风荷载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长沙: 湖南大学,2013.
[5]孙晓颖.薄膜结构风振响应中的流固耦合效应研究[D].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6]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GB50135—2006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S].上海: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7]庄智,余元波,叶海,等. 建筑室外风环境CFD 模拟技术研究现状[J].建筑科学, 2014,30( 2) : 108 -114.
[8]温昕宇.室外风环境CFD 模拟在小区规划建设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0( 29) : 113 -114.
[9]李华峰. 空间结构数值风洞模拟与流固耦合风致响应[D].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1]胡卫兵,高耸结构绕流与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12]蒋光彪,阳杰,钟海,等. 高层建筑风场数值模拟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5,24(3) : 45-48.
[13]柳美玉. 高层双塔建筑体型系数的风洞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北京: 清华大学,2008.
[14]曾锴,汪丛军,周大伟,等.计算风工程的几个关键影响因素分析[C]/ /第十二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西安,2005:743-750.
[15]孔鹏.高层建筑等效静风荷载及结构风致响应研究[D].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2012

作者:洪成等

来源:


来源:midas机械事业部
湍流建筑NFX理论电机材料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3-22
最近编辑:1年前
MIDAS官方
幸福、贡献、分享-用技术创造幸福
获赞 125粉丝 334文章 446课程 11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