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液压悬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供良好的低频大振幅和高频小振幅性能的不同要求;所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液压悬置的作用时不同的,下文将详细分析液压悬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布置位置以及相应的应用到了液压悬置哪一方面的性能(见图1)。
液压悬置作用
• 抑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垂向共振-Ride性能,Engine Shake/过坎余振问题,大振幅
• 抑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P/T Roll模态-启停问题,Tip in/out问题,大振幅
• 怠速”notch”,提供比静刚度还要低的动刚度,隔振问题,小振幅
• 抑制一阶次惯性力矩激励、抑制第六阶悬置系统模态-针对不带平衡轴三缸机,隔振问题,小振幅
• 高频“notch”,在约100Hz(对三缸不带平衡轴发动机,约50Hz)附近,提供更低的动刚度,改善主阶次booming,小振幅
• 复合作用,用于纵置悬置系统,大振幅
图1液压悬置的作用
抑制动力总成垂向共振的液压悬置
• 前横置发动机,一般布置在左右侧(见图2)。滞后角的峰值一般在11Hz附近,即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垂向模态处。车辆行驶粗糙路面,路面激励引起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垂向共振,较大的滞后角可以抑制共振的量级,改善Ride性能
• 此外,液压悬置低频大幅激励时较大的动刚度也能提高悬置系统的模态,以改善Ride性能。
• 对于改善Engine shake/过坎余振问题,有时需将液压悬置滞后角峰值后移,这需要实车NVH测试
• 滞后角峰值的大小通常和底盘的设定有很大关系,一般底盘越硬,越需要较大的液压悬置滞后角,底盘越软,滞后角的要求可以降低。
图 2抑制垂向共振的液压悬置
抑制动力总成悬置P/T Roll模态的液压悬置
• 滞后角峰值频率处于P/T Roll模态处,抑制P/T Roll方向的共振。前后悬置,用于点火、熄火、换挡冲击、急加速、急减速等工况下动力总成晃动的抑制。
• 虽然,左右悬置使用液压悬置也能对启停问题产生部分影响,但效果不如直接放置在前后位置。见图3所示。
图3 抑制P/T RoLL模态的液压悬置
怠速“notch”液压悬置
• 怠速时,调整液压悬置动刚度曲线,使得怠速频率处的动刚度比液压悬置的静刚度还要低,以起到良好的隔振。利用动刚度曲线的”notch”特性。可用于前后液压悬置(见图4)。
图4 怠速“notch”液压悬置液压悬置
抑制一阶次惯性力矩激励、抑制第六阶悬置系统模态
• 不带平衡轴的三缸机,通常需要另类的液压悬置特性,用于抑制1阶次往复惯性力矩激励,并抑制第六阶模态。
高频“notch”
• 不带平衡轴的四缸机,随转速上升,2阶次惯性力激励逐渐增大,为了改善高转速下的booming问题,需提供问题频率下更低动刚度的液压悬置。
复合作用的液压悬置
• 纵置动力总成,倾斜布置液压悬置,可以有机会同时抑制垂向和P/T Roll方向的模态。见图5所示。
图5 符合作用的液压悬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