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弯曲模态对车内NVH的影响
动力总成模态是发动机和变速器装配成一体的模态,可以通过测试或者仿真的方法获得(图1)。动力总成一阶弯曲模态频率较低,会使车辆在发动机高转速段运行过程中,发动机的二阶激励会激起动力总成弹性模态共振,导致车内噪声变大。对于动力总成一弯模态频率指标,通常按公式(1)计算得到:
Freq = (RPM/60) * n*1.15 (1)
动力总成的柔性结构特性影响着动力总成悬置的安装基准。对于动力总成纵置或横置布置,其特性和基准是有差异的。对于纵置布置的动力总成来说,可将其看作为一个柔性梁,此时悬置的刚度远远比动力总成自由状态时的刚度低的多。如果一个均质梁(两端无约束),受到一个外部激励作用时,其一阶振型为弯曲变形,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阶振型有两个节点,在节点处没有运动发生。一个均质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梁,一阶振型的节点大约位于距梁端部22.2%的梁长位置。当刚度或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节点的位置变化也不到7%。当一个外力直接作用在节点上,在节点位置处梁不会发生变形,即激励节点不会引起梁变形,但是在其它位置则可使梁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对于动力总成来说,其刚度很大,所以在工程应用中仅考虑发动机的一阶垂向模态就足够了,通常后驱纵向布置动力总成的一阶弯曲振型的频率为120~150Hz。动力总成柔性体模态会引起振动传递增大。对于纵置发动机,一弯模态对后悬置位置布置影响较大,从振动传递最小考虑,希望将后悬置布置在动力总成一弯模态的节点处(见图3)。
对于横置动力总成结构来说,其振型和频率与纵向动力总成结构有所不同,其一阶振型如图4所示。
横置动力总成变形前后的节点线发生在发动机和变速器表面,通常带有自动变速器的动力总成结构的最低频率范围为150~180Hz。与纵置动力总成相比,横置动力总成的一阶振动频率较高,高的弯曲频率说明了也不必将悬置放在弯曲节点上,应尽量将悬置放置在远离最大运动位移处即可。对于横置发动机,我们希望左右悬置尽量靠近TRA布置,且左右悬置连线尽量通过质心(图5)。这利于降低P/TRoll模态,同时能提高解耦程度。
对某动力总成进行模态测试,发现其一阶柔性体模态低(约为175Hz),见图6,不满足设计要求,该动力总成最高转速为5400RPM,按公式(1)计算得到其目标频率要求大于207HZ。否则会有NVH风险。
对该动力总成所配整车进行NVH测试,发现加速车内噪声振动存在175Hz左右共振带,且变速箱悬置主被动侧振动均存在同样共振,这与动总一弯模态低问题强相关,需要进行优化。
图6 某车型3档WOT车内噪声与振动
往期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在仿真秀官网搜索:
不同模型计算动力总成刚体模态与模态能量分布方法的研究
利用三维有限元建模,通过迭代过程识别液压悬置的频率相关参数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