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5G毫米波的进展
小木匠在文章中多次提到毫米波在5G通信中的优势。无奈还是有很多人在质疑毫米波的应用。落后还不承认,最终被啪啪打脸。这则消息的分析数据来自于国外的一篇分析文章。下图通过对比两种不同场景下的的基站覆盖,左侧显示只有建筑物的毫米波基站覆盖,我们可以看到,建筑物对毫米波信号的阻挡很严重,而左侧的空旷地带信号覆盖效果比较好。右图模拟了建筑和树对毫米波信号的影响,可以看出,植物对信号的传输影响也很大。在最近的毫米波外场测试中,诺基亚给出的测试结果显示,在非视距和人体遮挡等测试场景下,毫米波的下行速率仍可达到2Gbps。以实际测试结果化解了5G毫米波应用的误区。毫米波的首次应用是在韩国平昌冬奥会,而根据C114新闻显示,国内毫米波通信将越来越重要。在2022年冬奥会,毫米波将挑重担。“在科技冬奥专项中,明确提出毫米波在冬奥中的应用场景和性能指标要求。”李福昌表示,作为冬奥会唯一运营商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需要满足冬奥组委关于网络新技术方面的要求。中国联通将以应用为牵引,推动毫米波产业链成熟,配合冬奥组委场馆建设,完成毫米波部署。“
在招聘网站上,我们看到这么一个职位——终端毫米波天线高端专家。给出的薪资范围是96W-144W。而一个射频工程师的职位也才达到60W,相差一倍多。足以体现毫米波人才的珍贵。任职要求:
1、扎实的天线技术原理基础,精通毫米波天线设计方法;
2、熟悉天线仿真,具有整机方案的仿真和分析能力;
3、熟悉手机天线的开发流程,具备8年以上硬件开发经验;
4、具备手机天线、毫米波天线开发经验,熟悉手机天线的量产过程,具有优秀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有丰富的产品交付全流程技术改进经验。网络消息显示,我们尽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去发展毫米波,但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好消息是毫米波芯片有了实验结果。
8月13日,由尤肖虎与赵涤燹教授牵头,东南大学、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紫金山实验室等单位联合完成的“Ka频段CMOS相控阵芯片与大规模集成阵列天线技术”成果通过了由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的现场鉴定。鉴定委员会由邬贺铨院士、陈左宁院士、李国杰院士、吕跃广院士、丁文华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移动、信通院、华为、中兴、大唐电信和国内5所高校的专家组成。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刘韵洁院士、 东南大学丁辉副校长、省科技厅万发苗处长出席会议并致辞。鉴定委员会对该项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项目解决了硅基CMOS毫米波Ka频段相控阵芯片和天线走向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核心技术瓶颈问题,成功研制了Ka频段CMOS相控阵芯片,并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毫米波大规模集成阵列天线低成本解决方案,多项关键技术属首创;在硅基CMOS毫米波技术路线取得重大突破,在大规模相控阵天线集成度方面国际领先;成果在5G/6G毫米波和宽带卫星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该领域“卡脖子”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已在相关应用部门得以成功推广应用。

最后,再推荐一本关于毫米波的书,需要的同学,可以直接点击购买。(对比发现,小程序买东西,要更优惠一点。
)
作者池保勇教授是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曾获“Altera杯”中国第五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银奖,2003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优选课题资助项目——“CMOS射频集成电路及集成技术的研究”,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OC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深亚微米工艺下SOC中射频IP模块实现的基础问题研究”负责人。
注释:文章的图示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3-05
最近编辑: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