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射频工程师十年后的感想
文章转载自微波EDA 网。读完深有感触,特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十年了,依然两手空空。回首一望,心里无比苍凉
由于学历比较低吧,知名的企业进不了。也就一些小公司看在我经验丰富的份上要了我,工资老涨不上去;而且那些公司确确实实是要会干活的人。因此,差不多每进一家厂,都会有一些很难的项目等着我。有的甚至是花了好几年,工程师换了一拨又一拨还没开发出来的产品项目。所以我的试用期总比别人来得幸苦些,这也极大地提高了我的上手能力。
可能我理论水平比实践水平要差吧,毕竟大专学的课程不多,况且那时学的理论跟现在比又要落后许多了。活到老学到老,用到我们这些搞技术的人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就这命呗。不学就跟不上,就要被淘汰。说是下班了,有谁知还在家里学习到深夜呢,如果不是对射频真感兴趣,这苦有谁知。当碰到技术难题时,问谁也不知道时,况且也没多少人可问(根据我的亲身体会);脑子里梦里全是缠绕这些问题,弄得你茶饭不思,老板还板着面孔看你不顺眼,难受极了。
有多少日子汗流浃背地坐在屏蔽房里调试,那污浊难闻的空气让人窒息,那高温让人昏厥。跟坐牢差不多吧?有多少仿真的效果差个十万八千里?有多少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故障出现,让你摸不着头脑?有多少全新的英文文档让你看完,还要消化好?又有多少时间让你对着电脑发呆呢!
虽然从事射频这么久了,我还是认为也就入了门看看而已,对于射频的真谛也只能是远远地远远地瞧见了她那模糊的背影。我就不明白中国哪来那么多射频高手,有人看了后会不高兴了。不高兴也没办法,现实就是这样。比如说买国产手机,有多少人真的愿意买,图便宜外。我自己的手机是弱鸡鸭的,用了七年还在用。我老婆买了海尔和夏新手机后,那个后悔啊!别提了。我真想把那些个设计这两款的射频工程[师拖出来扇两耳光!说说气话,那些工程师莫当真,也别难过得想跳楼。这是由国家的现状决定的,其实[所有的工程师都在努力地缩小与国外的差距,虽然进程缓慢,总在取得进步。
搞射频难度极大,本应该待遇丰厚才对。但在我进过的公司里,他们却并不这样看,薪水还不如那些写些小玩具单片机程序的人呢!不是瞎说,本人也会编程,不要跟我说小玩具程序很难。培养一个称职的射频高手那是非常的非常的不容易(我当然还谈不上是高手),所以那些有高手的公司绝对要倍加珍惜,那可是花了多少心血和时间才成长起来的啊,可别亏待了哇!
现在年纪大了,做工程师到顶了,丢了多年的经验可惜,想改行也难。做管理也没管过什么人,不知人家会要么?而且我不是那种会玩弄权术的人,而且也不屑吹牛拍马。可想而知,这种人的结局、一般不会太好,尤其是在奴性十足的中国,绝没有好出路.
做了十年技术就一体会,以后我家小孩再也不要去做什么破技术了。第一从政,不行就经商,再不行混个经理糊弄糊弄人.
何去何从?郁闷啊!

下面是一些网友的精彩评论:
“两个月前吧,面试了一个著名高校的硕士,咱们这个行业的研究生期间一直跟老板做项目,也做了不少东西,巴拉巴拉说了不少。可是真往深了问,结构设计和原理的部分。一脸茫然,说:不知道,我们都这么做的,肯定能做出来,你放心......
没办法,只能pass掉。做咱们这行的,没有理论支撑,太难了除非你不做研发,只想当一名调试工”
“感觉楼主只是钻研技术,而忽略了其他,知识结构有待提高我碰到过很多自己认为很优秀的工程师,但又抱怨连连,深入交往后,发现,都有一些缺点:夸夸奇谈,动手能力差;理论水平不够;要么知识结构单一;要么思维比较偏激;做事方法不对;英文太差;人际关系不好等等因素都限制了其技术水平的提高并达到精深。建议楼主还是反思一下,找到自己的弱项,完善知识结构,你很快就会爆发good luck~”
编后语:文章出处显示是2012年写的,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八年有余。不知道作者现如今如何?祝愿射频人,一切顺利,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