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2022年新规则下的F1前翼气动和结构设计 - 论文导读

1年前浏览1810
2022年,F1的很多技术规则将会出现大改动。来自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Cranfield University)的两位研究者最近根据2022新规设计了前翼,并使用ANSYS软件分析了前翼的气动效果和结构强度。2022新规中关于前翼的相关规范如下:

作者自行设计了前翼和符合2018年技术规则的车身,整车的渲染图如图所示:

其前视图及前翼内部结构细节如图所示,前翼的表面、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材料分别为碳纤维、芳纶纤维和钛合金。

对于同时需要考虑气动和结构的问题,通常为流固耦合问题,需要将气动压力作为主要载荷传递给结构,分析结构的变形。

对于气动分析,认为车辆处于最大速度状态,无侧风的环境中。其气动计算采用的参数如表所示。流动域采用长方体区域,车辆位于垂直对称面上,上游、下游、宽度、高度分别为12、15、20、10倍前翼弦长,不考虑车身其他部分的影响。

其前翼区域的表面网格如图所示,为三角形单元,尺寸介乎于2-6mm之间。边界层采用三棱柱单元,首层高度根据所采用的k-Omega SST湍流模型最优计算精度要求的y+=30进行了反推,并采用30层单元对整个边界层进行了离散,边界层厚度增长率1.1。

通过气动计算,得到的压力分布如图所示。根据压力分布的结果,下压力在主翼前端靠近车身的部分达到最大值,靠近翼尖的部位,下压力生成效果急剧恶化。

将压力作为载荷传递给结构分析,得到前翼结构的变形结果如图所示。前翼垂直方向上最大变形量2.26mm。前翼的翼片之间垂直方向上最大相对变形量0.31mm,可认为前翼之间的相对变形几乎不会影响前翼的气动性能。由于是在最大车速下的计算,绝大部分时候均无法达到此速度,因此实际比赛过程中前翼几乎不可能达到计算得到的变形量。

2022年的规则改变,必然对现有的车队实力格局产生影响,新规需要车队拿出新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本文的设计方案只是学者提出的设计想法,让我们对各个车队的设计方案拭目以待!

论文收录于MDPI的Fluids期刊,原文请见:https://www.mdpi.com/2311-5521/5/4/237/htm

来源:驭风之道
湍流材料渲染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2-25
最近编辑:1年前
驭风之道
硕士 | ANSYS流体技术... 签名征集中
获赞 76粉丝 133文章 65课程 3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