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大桥,当年可是中国最大规模的跨海大桥项目。时至今日,已经服役了8年,在这期间还年年获得浙江省公路养护工作考核的冠军,靠的就是“高科技”。除了桥面用常规的清扫车、检测车之外,对梁体裂缝的观测,采用了无人机,拉索则采用爬索机器人进行观测。自从在TED上看到了多轴飞行器的演讲以后,忽如一夜春风来,遍地都是无人机。用于杭州湾大桥检测的无人机,携带2000万像素摄像机,对裂缝的观测可达0.2mm。无人机拍摄的画面通过微波传输到地面接收设备上进行储存,后期技术人员可以再对画面分析、识别和深度处理。这种设备,宁波在2014年开始使用,一次检测的费用需要10万元。
爬索机器人
裂缝观测无人机
关于桥梁用机器人,目前的报道中常见的还处于“人工控制拍照”的阶段,美国公路局研发的桥面检测机器人已经可以实现自主运行,自动查找裂缝并做记录的功能。中国的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已经可以解决检测机器人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问题,智能传感器领域还可以用地磁传感器来精确测量桥梁上的交通量(智能交通建设进一步应用 地磁传感器测大桥车流量),缺的就是整合,就是具体的工程应用。
另外,《江西日报》中报道的:“朝阳大桥近期启用名为‘LeicaTS30全站仪’的测量机器人对朝阳大桥进行主塔水平位移监测。该测量机器人可实现自动测量,高效精准,即使大桥发生1cm的位移也能准确测量到。”
但是,从插图来看,这不就是一台全站仪么,说好的机器人呢?
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是商合杭铁路的控制性工程,是集客运专线、市域轨道交通、城市主干道路于一体的公铁合建桥梁。
5月10日,中铁大桥局建设者进行国内首座设置式钢沉井基础——芜湖长江公铁大桥3号墩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
主梁下层为4条轨道(2线客运专线+2线按城际铁路标准建设的市域轨道线),上层公路为双向八车道城市主干路。
设计采用主跨588米,是迄今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组合式斜拉桥。该桥还首次采用深水裸岩设置钢沉井基础和首次采用单个锚点最大索力(16000KN)的高强耐久型平行钢丝斜拉索等两项国内领先技术。
“大跨度桥梁技术上世纪在美国、欧洲,之后在日本得到了发展。而进入本世纪后,中国桥梁技术在质与量两方面都引领了世界。”——前任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主席、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伊藤学。
这是在5月10日,在广东召开的桥梁领域国际会议附带的参观虎门二桥现场,记者采访伊藤学时,记录下来的感慨。
自1990年至今,中国建设400米以上跨度的桥梁超过150座,单是跨海大桥就有杭州湾、润扬、苏通等多座。而且前段时间的全球大学研究能力排行榜上,中国高校在工程领域全面崛起。要说这个世纪,是中国科技全面崛起的世纪,还真的不夸张。
西溪河大桥,位于成贵铁路贵州毕节大方至黔西段,是国内双线客专采用双向水平转体、全焊结构跨度最大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全长493.6米,最高桥墩60米,主桥采用跨度为240米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一跨飞越深约260米的西溪河大峡谷,是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同类型桥梁的最大跨度。大桥施工采用双向水平转体合龙新技术,2段各重1.4万吨的钢管主拱,分别由峡谷两岸分别旋转约130度空中对接合龙,重量为我国同类型桥梁之最。
沙特阿 拉 伯国王4月8日宣布,将修建一座连接阿 拉 伯半岛与埃及西奈半岛、横跨红海的“亚非大桥”,以促进亚非大陆之间的商贸往来,从此沙特与埃及两国可实现“20分钟通勤”。按照设想,这座大桥将横跨红海蒂朗海峡,两端分别位于埃及西奈半岛靠近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的奈斯拉尼角、沙特西北部的哈米德角,预计大桥总长为三四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