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关于10KN,我的博客故事

1年前浏览487

2004年2月14日,我在网吧玩游戏的时候(可见那时候的我还是一只单身汪,而且当时笔名还不叫“长河”),忽然被屏幕右下角弹出来一个“在Anyp.cn创建个人主页”的小广告所吸引,当天,长河的“个人主页”就这样诞生了。

那是一个连百度都还需要在《电脑报》上打广告的时代,那是一个“博客”概念刚刚兴起不久的时代。

HTML、CSS、PS、FW、ASP、PHP……我对博客是如此的痴迷,这个爱好也奠定了我对写作、编程与作图的兴趣。

2006年3月,Anyp倒掉了之后,我把博客阵地搬到了新浪博客上,继续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当时作为本科生,对学术、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并没有那么多,所以博客上也都是一些生活琐事。

2008年4月28日,正好是哈尔滨光复纪念日(当时的我并不了解这个日子的意义),我第一次网购,买的是域名、空间,搭建起了我的第一个独立博客:清溪长河(marksn.cn);在同年9月16日购买了10kN.com域名,换上后沿用至今。至于说换域名的理由,是我在同学之间做了个小调查,选了一个土木行业中,最容易记住的可用域名,就是10kN。

10kN伴随着我的整个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在专业领域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灵光乍现的火花基本都会写在博客里,这里分享几则小故事:

  • 有一次和读者交流,来回邮件中偶然发现其署名“王新敏”,再一确认,果然是石家庄铁道大学的王老师,就这样我们成了网友,虽未曾谋面,王老师依然给了我太多的帮助,我在硕士学位论文的致谢里也表达了对王老师的谢意;

  • 通过博客,结识了桥梁专家王应良老师,他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作为总工办主任,还是研究欧洲规范到22:00以后才下班,这让我们年轻人情何以堪;

  • 硕士毕业后工作期间,恰好《建筑结构》杂志副刊新增专栏,熊编辑联系到我,说他读研期间是10kN的读者,他在组建新栏目时想到了我,于是我就成为《建筑结构》一年左右的专栏作者;

类似的事情还有好多,写博客十多年,收获了太多的惊喜和感动。

即便是如今的自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博客依然是个讨论专业领域话题的好地方:

关于知识传播,可以充分利用结构化的段落、超链接、嵌入的视频与文档等构建出某一个知识点的全新视角,而且相较于出版物,还拥有可以随时更新内容、更正错误,即可以通过电脑的深阅读也可以手机端的浅阅读;

关于互动交流,交流一直是学术领域的重要活动,而到目前,学术交流主要要是依靠发表论文和学术会议完成的。发表论文当然重要,但在冷冰冰的文章背后,若是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可以通过留言等方式进行交流,而交流本身又是对文章内容的补充——这便很难做到了。曾经的博客热潮中,一些结构方向的博友,互通有无,在博客之上相互引用,大有写论文的那种引用与“挑战”的意思,很是好玩。如今国内的博客不振,论坛萎靡,如今想起来当年那个氛围,不禁一阵感叹。

关于检索查询,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弱化搜索、强调分享、兴趣和体验的系统,这对我们生活相关的内容很有帮助,但对于专业领域知识系统,检索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支持检索功能的博客,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知识库,让有需要的同行们“用完即走”。而且专业内容,没有时效性,只要发表了,就可以一直发挥着作用。

除此之外,博客也是见证了我这些年的拼搏与彷徨、兴奋与失落,让我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当然,博客也有令人尴尬的一面,就是写出来的东西是不是正确的、完善的,尤其在我读博以后,曾一度成为了我的心理负担——其实,完善的都发表在期刊上了,博客里就是得有一些有待商榷的内容,不断在同行们的批评和指正中成长和进步,想开了,脸皮厚了,就好了。

就是有一点,实在不好意思,许多朋友向我求助,不少领域我还缺乏接触,并没有帮上忙,有些遗憾。

今后,不管时代的风口如何变幻,我都会在这里安静地写博客,分享我阅读和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对知识系统进行梳理,以及学术圈的一些八卦轶事。

故事就讲到这里吧,未来的故事未来再说。

记得,评论也很重要哦~

来源:十千牛
建筑游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2-25
最近编辑:1年前
长河
博士 | 黑龙江科技大... 签名征集中
获赞 8粉丝 14文章 194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