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文献,觉得挺有意思。
论文题目:《Eulerian‐based virtual visual sensors to measure dynamic displacements of structures》,作者是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的Ali Shariati博士和波特兰州立大学(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的Thomas Schumacher。
这位就是Ali兄,他的研究方向是结构健康监测新方法,包括图像与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方法等。
在车辆荷载等作用下,桥梁产生实时变化的变形。通常我们需要用什么办法来进行测量呢?
最常用的就是这种动挠度计了,这需要搭架子,用磁力表架把挠度计竖向“顶”到梁底,然后通过数据线把实时变化的挠度数据导出到计算机中。
这是激光挠度计,长得样子和全站仪类似,从仪器端发射一束激光到事先安装在梁上的标靶,然后通过激光发射与反射的时间与角度差异,自动计算出梁的动挠度。
常用的这些传感器,要么是布置起来比较麻烦,要么是设备复杂造价高。
有没有一种替代品呢?Ali博士给了一个思路:
图中的VVS,是“Virtual Visual Sensors”的缩写,虚拟视觉传感器,其实就是在待测点贴上一个黑白片,在地面上的固定点安装录像机——注意不是传统的拍照片哦,是录像,录像就可以记录在时间轴上的影像动态变化。
在录制一段时间后,把视频取出,通过计算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运算,对黑白片的移动进行判断。
这就是计算机看到的不同时刻黑白片移动的效果。
之所以采用黑白片,主要是因为二者颜色对比度最强,至于对不同时刻位移的计算,文中也提出了,图像中的一个像素大小与实际待测电的位移大小是可以对应的。
算法的难点,一个是待测点与视频录制点的不在相同标高,角度需要在算法中进行修正。
另一个难点,是这种通过录像机采集信息的方法,对环境光线的影响比较敏感。这在观测时间短的荷载试验过程中还不明显,要是一个长时间的健康监测,就需要算法单独对不同光线下的灵敏度进行调整了。
这是利用哥伦比亚大学课题组事先安装的标靶进行的实桥观测,实践证明利用VVS的这种方法有非常好的效果。
说几句题外话,Ali博士的这篇SCI写的极好,即便我与他的研究方向不同,仍然可以在5~10分钟把他的这篇9页的论文读完,他把故事将得很好,非常值得借鉴。
另外发现在这篇论文中,出现了好几所大学的研究团队,美国的跨校、跨学科合作真是强,这点更加值得学习,这才是真正的资源优化配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