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靠本科科研成果在考研复试逆袭,经验可否复 制?

1年前浏览3216

最近北京协和医学院弄出来了一个“大瓜”,就是上面的这张图。简单说,杨同学初试390(政治78分,专业课:242分,英语一:70分),陈同学初试331(政治:61分,专业课:223分,英语一:47分),第一名对第二名形成了全面碾压性优势,正常来说在复试阶段,没有大意外的情况下,陈同学没有任何翻盘机会。然而他最终竟然做到了,靠的是本科阶段的科研成绩:

一个本科生,竟然在复试的时候拿出了足够硕士毕业的研究成果,这比他的考研成绩更有说服力。

要知道这可是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这可是“史上最卷”的一次考研。万众瞩目之下,我相信导师评委们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就一定预料到会出现巨大社会争议。因此他们选择即便面对这样的争议也要做出这个决定,一定是在面试过程中当面确认了陈同学的能力,确认这几篇文章是他真正自己做的,才会甘于冒这么大的险。面对社会舆论和学校调查组,必须有足够硬的理由才行。

当然这中间出了不少问题,先有谣言,后来又辟谣……如今北京协和抛出来的这个问题已经超越了单一学校,已经演变成了一场社会大讨论。据说已经有初高中生家长在咨询“怎么让孩子发表一篇SCI了”……

关于这个事情的本身,有太多自媒体发言,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各有各的判断。然而就这个事情引出来的“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讨论,我来分享几个观点:

几点看法

(1)未来名校的考研复试,竞争必然更加白热化。原本我考研的那会儿,考研复习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的,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在大四上学期期末完成考研全国统一考试。然而近几年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增长,考研复习时间显著增加,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明显前置,许多同学甚至在大三上学期甚至更早就开始复习考研了。

这带来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暂且不说“大学四年中拿出来两年准备考研是否值得”,考研复习与专业课学习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以我们道桥专业为例,主干专业课主要安排在大三,这么早复习考研势必影响专业课的学习。非常容易导致出现考研成绩高,但专业水平低的怪象。难道考上研究生以后,之前的本科课程都要回炉一遍么?

研究生重在实践,重在知识的输出。名校们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纷纷提高了复试环节的分数权重,增加了在专业课考试成绩以外的,诸如学科竞赛、科研立项等等各项指标。于是学生们就得从大二开始参加各种竞赛、各种活动,反正是“卷就完了”——能不能按下心来好好上课呢,这反而成了奢侈品。

(2)复试中的面试和招聘一样,导师选学生更多是从“用人单位思维”角度出发。很多同学以为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样,都是在教室里听讲,写写论文拿学位。所以同学们在考虑是否读研的时候,往往会有“我读了三年研,同学们有了三年工作经验,我岂不是亏了”。实则不然,研究生更多地是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工作”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一样也是在积累行业经验。对于有些大课题组,三年读下来已经可以成为小专家了,获取的经验比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要多许多——在工作岗位上大多是应对重复性的经验,所谓三年经验,大多是一年经验干了三年。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清楚了,为什么在面试的时候导师和企业人事一样,非常关注考生的实践能力。谁能说那位杨同学就做不出来6分以上的SCI了呢?但是另一位同学已经证明了他有这个能力,在更好的平台上可能会有更加惊艳的表现。所以导师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就不难理解了。

(3)科研经历是实现自我优势聚焦的好方法。如果你参加了考研复试,考虑过要说什么了么?考虑过导师会问什么了么?一般都是先做个自我介绍,然后等着老师提问问题——导师问什么,事先是不知道的,很多导师不会围绕专业课内限定的范围来问。对于发散性较强的问题,很少有学生能做到完整回答的。但是如果学生有科研经历和成果,情况就不一样了。在自我介绍环节,可以大谈自己的科研经历与成果,这必然引起评委的高度关注,后面提问的内容也必然围绕“你在项目中都做了哪些工作”这类问题。而这类问题,对于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同学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那些比较难的专业课问题,由于面试的时间有限,导师们未必会问到。于是,通过科研经历,可以成功吸引到评委的“火力”,给予自己在优势项目上的集中展示。所以我说,这是实现自我优势聚焦的好方法。

(4)学习成绩和科研能力真的是弱相关。如何评价一个学生是好学生呢?对于本科生而言,和中学生一样,以考试成绩为主。上课听讲、记笔记,考试取得好成绩,这个阶段强调的是知识输入。对于研究生而言,情况有显著不同,评价指标是以科研成果为主,包括论文、专利等等,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的整合与输出。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学习模式,学习成绩好和科研能力强很可能是不同的学生群体。于是就带来一个问题,观察这两年的名校考研复试中,会发现高分被低分逆袭已经不是小概率事件了。随着复试分数权重的增加,“能力导向”越发明显。

(5)重视复试也许是“破圈”的一条明路。想一想,重视复试,重视实践能力也是个好事。否则大家会在学业“内卷”的路上走向死胡同,总不至于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吧?“内卷”的结果只能是分数线上去了、专业基础知识下来了。重视专业课学习,重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水平,从考研这块抓紧导向,给一些在本专业领域有兴趣、会探索、肯钻研但考试成绩没那么高的同学保留了实现逆袭的机会。

几点措施:

既然本科生科研将来只会越来越重要,那么就提出几点应对措施吧:

(1)重视本科生科研经历,先从不打击本科生的积极性开始。如今本科生们都开始关注到科研活动了,各省各校每年都组织的“科研立项”活动,今年更火了。以我们学校为例,往年这个时候通常是在动员之下才会有若干学生参与科研立项。不知是不是受到类似事件的影响,今年参加科研立项的同学尤其多,单单是找我当指导老师的学生已经有18组之多!

说实话,这一度让我非常为难。我也问过学生,可否找其他老师。但低年级本科生和多数专业课老师接触有限,线上授课背景下的交流就更少了。所以我咬咬牙承担起了这项任务,我想对于大多数同学来书,无外乎指导他们写写项目申请,立项之后指导完成一些基础性的科研工作和报告撰写。我知道一些同学是出于奖学金、入党等政策才做科研立项的,但万一有人后来做着做着对科研本身感兴趣了呢?甚至还有我教的那门课挂科的同学来找我,我也应下了,如果人家是那种学习成绩不好但实践能力强的呢……总之,鼓励学生参与热情,尽量保护好奇心和积极性,谁都不是天生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的,总是要留一个尝试的机会。

(2)适应“产教融合”和适应“科教融合”的本科生发展路径不同,但对实践的要求是一致的。许多文件里把“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放在一起谈,然而通过我的实践,发现这两个思路会培养出不同方向的人才。他们的特征都是实践能力强,然而产教融合是解决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掌握确定性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就业后到单位就能直接上手;科教融合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具有更强的自制力、自我规划能力和创新性思维。所以对老师要求变高了,不仅要教知识,还要当伯乐,要尽早给学生方向上的指导。

(3)“本硕一体化”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一句实在话,老师真的忙不过来。对于本科生科研立项这种周期短,连续性差的活动,付出的精力远远大于回报。因此,围绕课题组既有课题,把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离散化,让本科生与研究生共同解决同类课题,这样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在一些强校、具有本硕博培养体系的大课题组里,这种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了。类似我们这类双非院校,这类经验不能拿来直接用,需要根据实践进行微调,逐渐形成课题组制度。这一块我做了一些尝试,待有效果了再来总结。

总之,回答标题提出的问题,经验是可以**的,而且考虑未来对实践能力的强调,也是不得不**。这其中涉及到了许多实际问题,比如本科生应该怎么带?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解决方案应该都会有所差别的。这也是未来应该着力考虑的方向。

今年是能进入到复试环节的同学都是很优秀了,祝愿大家都能成功上岸吧!


来源:十千牛
道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2-26
最近编辑:1年前
长河
博士 | 黑龙江科技大... 签名征集中
获赞 8粉丝 15文章 194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