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本文介绍了在Workbench平台下,如何使用SCDM和Mechanical进行参数化仿真分析的完整流程。首先使用SCDM脚本功能创建参数化模型,然后在Mechanical中对压力载荷数值与X方向最大变形量进行参数化,最后在Parameter Set下进行参数化研究。在SCDM中,可以创建脚本组和脚本参数,然后绑定脚本建模代码,实现在WB下几何的全参数化,并且可在Parameter Set下同步管理输入参数。在Mechanical中,任何以“¨”符号为前缀的输入或输出都可以参数化。最后,在SCDM和Mechanical中定义的参数,显示在Workbench中Parameter Set选项卡中,可在选项卡界面下直接更改参数,通过参数驱动重新生成几何模型、网格和仿真结果。
这个帖子会介绍散体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量——偏组构和配位数,这个在很多英文文献中会用到,国内用的不多。如果想增加自己分析的内容,这两个参数的分析会有很好的价值。
这里使用组构张量
然后用张量的第二不变量的开方来描述各向异性情况,也就是偏组构
进行的步骤和之前一样,采用双轴来测试,具体计算在付费中(尊重一下知识,总结不易).
这里给出偏组构的演变规律:
因为偏组构中有接触遍历,每一步都算的话特别费计算时间。
这里加了一个计算频率,我这里是每300步计算一次,一般20步计算一次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这里顺带讲一下配位数
配位数反映的是平均每个球的接触数目,可以反映试样的压密程度,这个也是离散元里面比较常用的量。
从配位数可以看出试样是越来越紧密还是逐渐发生破坏。
而力学配位数是将只有一个接触的球去除,反映的是土骨架的压密程度,相对于配位数有更好的说服力。
下面的图为配位数与力学配位数的演化规律:(也是300步计算一次,所以阶梯性比较明显)
大家可以回过头看上一个帖子的应力应变曲线,偏组构和配位数基本上和应力应变曲线有相同的演化趋势。
这两个是离散元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量。
内容简介:完整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