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基于抗震规范GB50011的ANSYS抗震仿真分析

1年前浏览2039


本文使用的分析案例来自期刊应力力学学报2020年10月第37卷第5期文章《中美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对比》。原文第5节的案例描述如下。  

案例描述

5算例:某1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位于7度(0.1g)地震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位于第二组,基岩场地,剪切波速为500m/s,建筑底层高度为3.5m,二至十一层高3m,底层静荷载为10000kN,二层静荷载为9000kN,三层以上静荷载为8500kN,建筑平面为55mx35m。分别采用中美欧规范进行计算得结构底部总剪力见表6。图5为结构各层的剪力值,相应的计算结果列入表7。

原文按中国抗震规范GB50011计算的各层剪力如下表所示。

底部剪力法(公式解)

期刊原文缺乏结构基本周期的信息,笔者通过原文的剪力计算结果推测得出结构的基本周期为1.01806秒,在这个推断的基础上,根据GB50011规范,使用公式法计算各层的剪力。


  



假设结构阻尼比为0.05,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计算值如下所示。
α1 = (0.4/1.01806)^0.9 *0.08=0.03451


结构等效总重力载荷的计算值如下所示。
Geq = 0.03451*81175=2801.3kN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的计算值如下所示。
δ = 0.08*1.01806+0.01=0.091445


结构各层剪力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得到的剪力值和期刊原文的结果高度一致。

底部剪力法(仿真解)

几何模型如下图所示。



抗震规范GB50011的底部剪力法,在ANSYS Mechanical中对应静力分析。



施加等效加速度。

a = α1*0.85*10=0.293335m/s2



各层剪力的仿真结果如下所示。

/


列表如下,可以看出底部剪力法的仿真解和公式解在高楼层上差距较大,这是因为ANSYS Mechanical静力分析没有考虑计算高度的影响。

反应谱法(仿真解)

使用ANSYS Mechanical的反应谱分析。沿用静力分析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先进行模态分析,再进行反应谱分析。


部分模态分析结果展示如下。



假设阻尼比为0.05,根据抗震规范GB50011中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计算反应谱曲线,在反应谱仿真中施加。



各层剪力的仿真结果如下所示。

/


列表如下,可以看出反应谱仿真解和底部剪力法公式解在低楼层上差距较大,说明底部剪力法公式解在低楼层上的结果更加保守。


总结

在实际的结构抗震分析中,可以直接使用GB50011的底部剪力法的公式来计算各楼层的剪力,但GB50011中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虽然也有公式,但已经很难直接使用公式了,需要借助软件实现。


使用ANSYS进行结构抗震分析,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如果采用的是等效静力分析(对应于规范中的底部剪力法),分析者需要注意,仿真解在高楼层的剪力解会偏小。


如果采用的是反应谱分析(对应于规范中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者应该留意到,仿真解在低楼层的结果会比底部剪力法公式解小。


综合来说,ANSYS抗震分析,反应谱法应该是首推方法。

来源:安世亚太
Mechanical建筑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1-11
最近编辑:1年前
安世亚太
精益研发助推中国智造
获赞 602粉丝 7238文章 433课程 82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免费 5.0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