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姐说·读者线上交流沙龙12月28日首播
南宋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中给儿子讲述写诗的经验: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最初学写诗的时候,只追求诗句中的工整和华美。人到中年才明白,诗句中的境界在于人生的阅历和见解。所以“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其实 仿真也是一样。初学时纠结使用哪一款软件,用什么理论模型,用什么样的单元,或是某个功能在软件里如何操作……但把这一切都搞清楚以后才发现,想要让仿真创造价值,真正做到降低实验成本和为设计服务,很多时候恰恰需要跳出仿真来看问题。比如某个参数的误差对结果有多大影响?比如有些仿真是不是真的要做,要做到什么精度?比如仿真和实验对不上,问题真的出在仿真方面吗?
有人曾说,今天你遇到的所有问题,历史上都有其他人曾遇到过并给出过答案。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或许这个答案所在的领域与你的专业远隔万里,但它能带给你启发,帮你在当前的困境中找到解法。
可惜的是,大多数工程师即使具有解决眼前问题的能力,但最多也只是把这份经验放在技术复杂的案例里,在小圈子内部做一场分享而已。案例背后的智慧,迷失在繁杂的数据和工程背景里。其他领域的工程师们遇到类似问题时,重蹈覆辙。仿真与实验如何对标。而陆姐,就是这样一位有思想的工程师。她的文章有一种魔力,能跳出所在的小行业,给更多工程师带来启发。陆宏 志,人称陆姐,研究员,火箭工程师,从事新型航天器的外形设计,在国家重大项目中突破了某关键技术。曾在剑桥大学从事气水冲击研究,获得过部级发明二等奖。她是研究院的劳模、北京市的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的优秀留学人员。还是一位传奇的人物,在家自学,没有上过小学、中学,直接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她是“陆姐说”公 众 号 的版主,发表了209篇原创文章,用陆姐的毒舌挖出工程设计的心法。火箭工程师,在工程师们听来 虽然似乎比汽车工程师、高铁工程师要高大上一点,但也不一定有多么显赫。但,“火箭工程师”这个身份,在得到大学第0期的报名表和面试中,一定吓到了当时负责招生审核的脱不花和罗胖。那是在2018年。那时“得到”APP每周的内部例会还会同步做公开直播。记得当时我听到 好像是脱不花在讲得到大学第0期的时候说,报名的学员中居然有国务院参事,还有火箭工程师,有这么多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让他们深感肩头责任重大。那位在脱不花以及得到大学同学们口中的“火箭工程师”,就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陆宏 志。我自己也是在APP里翻看得到大学第0期录取名单时才发现,我关注的专业领域公 众 号作者,居然和得到这样的通识类知识服务平台产生了交集,还是在审核如此严格的得到大学第0期。工程师们的眼中,陆姐是得到大学第0期学员;在得到同学们眼中,陆姐是火箭工程师,是能用湍流模型理解股市波动的跨界选手。《陆姐说》最近两年虽已较少更新,但仿真的江湖里还是经常能看到转载陆姐的文章。那些文章里闪烁着的智慧,常读常新。或许是因为身在保密单位,聊太多具体技术细节会有涉密风险;又或者确实是因为具体的技术细节不能给更多不同领域的工程师们带去启发,陆姐的文章别具一格,文字上一直像是蒙着一层薄雾,或有所指却又不甚清楚。但也正因如此,抛去了具体技术的细枝末节,背后深邃的思想才得以清晰的浮现出来,让读者拍案叫绝。我自己是在2017年,还在研究生时期就成为了《陆姐说》公 众 号的读者。于我个人而言,如同我将吴军博士视作人生观的导师,陆姐就像是我在仿真方面方法 论的导师一样。有道是阅读名篇就如同在和先贤对话,读过陆姐这么多篇文章,就好像是我在想象中和陆姐有过几百次对话,听她聊仿真、聊实验、聊管理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她写过的许多文章都融入了我的认识里,以至于过了几年以后,我还以为有些是我自己总结出的观点。直到前些天我又重新翻阅陆姐发的文章才意识到是受陆姐启发。
很多人说 仿真背后的理论很重要。陆姐则这样评价理论分析:理论分析,作为直接计算工具已经在很多年前被计算机仿真杀死了。 我眼里看到的是,这种算法完全抹杀了外形的边边角角、流动的千回百转,难怪过去的设计外形都那么简单,只是二维平板和圆柱的组合体,这种工具太粗糙了。 因为公式简单,所以能直接看到影响性能最重要的因素有哪些,是平方还是线性关系。知道这些规律,设计时就知道要先改进哪些因素了。
仿真工程师的能力,不只是用好仿真软件,最重要的是知道什么仿真该做,什么仿真不该做。 设计需要懂得为什么,懂得什么参数是关键参数、什么现象是重要现象。懂得翻腾的世界经历了什么过程到达终点。 仿真对于设计很重要,仿真的重要不是与实验一致,仿真的重要不是告诉两个方案差几个百分点,仿真的重要不是准确预示将要发生的事情。
实验数据读出来,航行速度与计算结果一致,但是偏转角度只有计算的一半,计算结果航行会偏转20度,实验只测量到10度。 终于找到问题了。他们把传感器拆下来,重新标定,发现传感器漂移了,偏转角度正好只有真实的一半。 一年后我又做实验。实验数据与我的计算结果放在一起对比,航行速度一致,偏转角度实验是计算的三倍,同样的错误又发生了。 水洞测量结果却让我们大开眼界,推动航行体偏转的作用力,比预期的大了5倍。也许是因为水洞的航行体很小,导致这个现象更为明显。
陆姐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重点还有面对实验人员的态度。永远对数据敏锐,对人理解。
虽然仿真与实验都精益求精,但是与实际使用状态不一样,出发点就错了,还被这个该死的支架掩盖了真相。 忘记数据一致就正确的共识,调用你的嗅觉、听觉、直觉、感觉,从更多的角度寻找真相。
12月28日,陆姐要来仿真秀,做一场#陆姐说读者线上直播#交流会。毕小喵有幸,在这场交流会中做主持人。另外,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江丙云博士和刘天师一起交流。也感谢仿真秀平台的邀请,让我追星追到了真人。其实以陆姐的水平和资历,我好像更应该尊称一声前辈 或 老师。但我用这个称呼能让陆姐听上去显得年轻些,想来陆姐是不会介意的。
陆姐写过的文章中 精彩的主题很多。但在仿真秀的这一场,让我们把话题聚焦在仿真与实验方面。如果您也感兴趣,希望面对面向陆姐提问,欢迎来嘉宾直播间和我们交流。
2022嘉年华(一):陆姐说读者沙龙-我们眼中的试验与仿真对标-仿真秀直播
(完)
声明:部分图片和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欢迎分享,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
获赞 10230粉丝 21745文章 3591课程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