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你是堆数据山的苦力,还是会分析的设计师

1年前浏览195


新年开始,相信你又开始新的计划,也许你暗暗发誓努力再努力,要突破什么、完成什么。在做计划之前,请想想,你打算做堆数据山的苦力,还是会分析的设计师。 


 

80%的时间完成80%的工作你就慢了 

时间应当这么分配:

20%的时间完成80%的工作

80%的时间完成最后20%的工作。 

10天做了100个算例、2天画图、2小时写报告、2分钟写结论。

80%的时间获取数据,20%的时间分析数据,这是堆数据山的苦力。(分析数据时间为零的不知道是什么工种) 

2小时分析需求、2天计算数据,10天思考结果。

20%的时间获取数据,80%的时间分析数据,这是设计师。 

不要认为在电脑前敲击键盘,穿着白大褂在试验台前测量数据,就是科研工作。做仿真取得装满硬盘的数据,做试验填满所有状态列表,这是新时期的“体力活”。分析数据,思考为什么,最后给出结论,这才是未来的“脑力活”。 

我们常见的现象是,用尽力气,终于在最后一天拿到了数据,留下享受数据成果的时间是零。好比我们爬上了珠穆朗玛峰,没有时间来张自 拍,没有时间看看风景,立即下山了。 

大家都知道这么做不合理,抱怨没有给你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不是时间不够,是你把80%的时间都用到了获取数据的体力活。 

没有能力知道什么工作可以简化,没有能力快速获取数据,给多少时间都不够用。 

没有能力用最少的时间完成“体力活”,就没有资格做“脑力活”

  

 

高度决定了能否提出有用的结论 

不要抱怨给时间不够,假如再给你3个月,你真的可以完成最后的20%工作,给出一个有用的结论吗? 

也请你不要用加班和聪明来解决问题,你24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觉地工作,最多做三个人的工作。你聪明无比,懂十个专业,不会超过10个专业牛人。你的努力和聪明的人生极限是30个人。用30个人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能算难题吗? 

有所突破,是因为你有高度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出路,你可以聚拢一群牛人向一个方向跑。 

有没有高度要看

能不能在开始之前,可以预感如何解决问题

能不能按按计算器,估算出大致的设计参数

能不能用简单测试,就抓住重要问题

能不能找到牛人,告诉你解决难点的窍门

能不能深入数据,解答各种为什么

 

如果没有高度

第一天,想到有10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二天,发现每问题带来10个新问题。

第三天,面对1000种可能性,一辈子做不完。

第四天,不想了,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

第五天,列出100个常规要做的状态。

……加班加点地工作

第十天,数据写满了硬盘,

第十一天,写总结,往往附上慎重声明,因为学科基础不足,不能保证提供的数据和结论正确,呼吁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有谁知道,我们留下的一堆堆数据,是垃圾山,还是金矿?

过一两年,下一批人重新来解决这个难题,重新生产数据,又留下一堆堆数据,和几句概不负责的结论。 


如果有高度

第一天,简单估算了100个状态,心里有了感觉

第二天,咨询行业牛人,知道别人被什么坑了

第三天,想想最大偏差在哪里,最大风险是什么

第四天,列出10个关键状态

……机器在疯狂运行

第六天,获取数据

第七天,从各个角度看数据

第八天,提一个结论与别人讨论

第九天,推翻结论重新分析

第十天,重新提出结论

第十一天,写总结,明确设计合理的地方是什么?风险在哪里?这些结论得到什么数据支持?明确数据偏差量级,明确数据偏差对结论正确性有多大影响,明确进一步研究会付出多少代价能改善多少。 

有人说,分析这点数据用不了这么多时间,把几个状态画到一起,对着曲线写结论,状态1的参数A比状态2大,状态1的参数B比状态2小,综合分析状态1的性能比状态2好。 

一点不奇怪,已经有这么自动分析数据的软件,直接写出报告,并且还会自动下结论。 

优秀设计师和数据民工的区别,好像福尔摩斯与普通人的区别。福尔摩斯可以长时间观察很少的关键细节,猜出背后的故事。普通人扫过一大堆细节,不知道观察哪里,什么也看不出来。 

也许缺的不是时间而是眼光。



 专业能力是解决问题不是免责

是否专业

能不能缩小最后的10%误差

能不能用数学语言描述设计

能不能读懂理论研究成果

能不能发现工程设计的根本问题

用一个亿网格做仿真不叫深入,用最密集的传感器测量不叫深入。用最复杂的模型不叫专业,用最新潮的测量不叫专业。 

给每个数据后面都贴上,“因为工具不够精准,对数据是否准确不负责任”,这是真的不专业。 

不专业的表现

将所有误差归结为工具不好。

将所有风险归结为领域太难。

将别人看不懂归结为别人不专业。

将结论不准确归结为进一步研究。


专业的表现

知道有误差,而且知道误差有多大。

知道有风险,而且知道风险在哪里。

知道别人需要看什么。

知道结论为什么靠谱。 

专业人士善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善于证明问题无法解决。

 


为什么大家爱堆数据山不爱分析数据 

测量、计算、画图,获取数据是体力活,散步、喝茶、聊天,才是脑力活。

但是大家就是爱干体力活,不喜欢干脑力活,这背后有真金白银的支撑。

 

因为数据山越大越好 

数据是个好东西,可以按照状态计算工作量,可以按照测量规模计算经费,可以按照计算机运行时间计算费用。 

如果你对着数据思考了10天,怎么计算你的工作量,怎么数你用了多少脑细胞,怎么按照你大脑运行时间给你付费?


有的人不知道,看到大家这么做,以为堆出数据山就完成了工作。

有的人心里明白,但是没有能力分析数据,只好堆数据山挣个幸苦钱。

有的人愿意分析数据,但是为了体现工作量,只好也去堆数据山。

你是哪一种人?

来源:陆姐说
理论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2-10
最近编辑:1年前
仿真方法论
如何让老板通过你方案
获赞 32粉丝 24文章 140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