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宏基站链路预算参数
链路预算结果
一般来说,在仿真条件下,5G宏基站(非毫米波基站)的下行覆盖半径,可以做到和4G基站一样。
这里的仿真条件指的是:特定模型、基站装备massive MIMO天线等等....

先普及下知识:
1、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在最理想情况下,针对下行信道(基站到手机终端的数据传输),基站电磁波的自由空间损耗可以从Friis Transmission Equation得到:

注:这里的最理想情况是指无线通信中最简单的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即无遮挡、无损耗、无多径的传播空间。
实际上现实环境要考虑很多因素,不过从最简单情况入手,往往能得到一些基础结论。
考虑到用户终端的多样性(谁让你们乱买手机,摔!),我们通常会认为终端相关参数运营商无法修改。
那么当终端接收功率确定时,电磁波传输距离会受到电磁波频率、基站天线配置、基站发射功率的影响。

4G LTE所采用的主要频段是1.8GHz~1.9GHz,2.3GHz~2.6GHz。
而5G NR所采用的主要频段是3.4 GHz~3.6 GHz、4.7 GHz~4.9 GHz。
这意味着5G NR的工作频率会更高,那么考虑上述方程很明显更高的频率会导致电磁波传输距离下降。
因此,当其它条件相同时,5G基站的覆盖范围比4G基站覆盖范围更小。
2. 5G中的新天线技术,以massive MIMO为代表。
但是5G中其它技术显然会同样改变,我们讨论的时候不能忽略这些因素。
在这些改变中,我想对基站天线部分影响更大的显然是massive MIMO。
MIMO在LTE中就有应用,现在4G中比较普遍的基站天线是8TR,而5G的推荐配置是64TX。
那么根据天线增益公式,64TR大概可以比8TR天线提升3dB左右增益。
同时,考虑为了能够对特定终端获得更强的天线增益,采用了更先进的波束赋形技术。
目前基站中一般会采用3-D形式放置天线,这样波束可以比4G基站更加集中,由此而来的天线增益同样会被提升。
需要提一下massive MIMO的配套技术:波束管理。
4G基站与用了massive MIMO的5G基站,区别就像电灯泡与手电筒的关系,手电筒所产生的光柱是高增益的波束,但是需要找得到目标,才能提供增益。
这与massive MIMO的波束原理是一致的。必须通过波束管理预测用户位置,才能连续不断的提供高增益波束。
同时,massive MIMO带来的是天线增益增强,但是其实还有负面影响因素。
比如因为massive MIMO带来的空分复用,所以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要大于4G,因此会导致终端的编解码需求提升,导致解调门限提高(就是上述公式中的 ),引起覆盖降低。不过总的来说,增益要比负面影响要高很多。
3. 覆盖分析
那么,如果考虑天线增益,5G基站的覆盖半径能和4G基站一样吗?
理论上,下行数据传输(基站到终端)是可以的,因为天线增益会被提升很多。
5G理论验证时就有过这种验证实验:
实验环境:
采用3GPP TR 38.901 中定义的UMa NLOS(非视距)传输模型
注:这种模型是非常接近实际情况的电磁波传输模型之一。
数据信道覆盖范围:
(下图红框是城市宏基站(Uma)覆盖范围数据)
5G NR覆盖能力研究,周娇,李新,刘磊
可见在限定边缘速度的情况下,5G 和 4G基站覆盖基本相当,甚至在室外还会更好一些。
注:这里是仿真分析,虽然很靠近实际,但是实际情况中由于遮挡等环境因素,相信5G基站应该不会如此理想,但是也不会相差太远。
还有一个需要指出地方是,实验中考虑的波束管理问题是非常理想的,不存在不匹配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数据传输是双向的,手机也需要向基站传输数据,那么考虑上行信道,5G基站的覆盖会怎么样?(手机到基站的数据传输)
手机上没有能力部署massive MIMO,而且手机的发射功率也不如基站。因此5G中的上行数据覆盖范围会小于下行覆盖。
这里可以直接给出仿真结果:
大家可以直接看UMa distance这一项,对比上上一个图中的下行覆盖365m(室内)/1121m(室外),上行覆盖半径少了一半左右200m (室内)/616m(室外)。
从对比上来看,依然与4G基站上行覆盖相当。
这个结果其实挺反直觉的,我觉得是因为Tx Power部分增加了3dBm才获得这么理想的数据,当然目前没找到他们这么做的原因。。。
如果有小伙伴知道,可以提示一下~~
总之,结论是5G基站下行覆盖确实可以做到和4G基站一样。
用户的实际体验效果可能会因为波束管理/追踪问题相比4G基站打一点折扣,上行覆盖会可能会比5G低一些。
如果综合考虑上下行和实际情况下复杂的遮挡、波束追踪问题,5G基站会比4G基站覆盖低;
但是如果不考虑这些,仅仅说理想情况下的下行信道,5G基站覆盖确实可以与4G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