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NFX|过山车-列车仿真分析

1年前浏览4839
本文主要针对过山车的列车的各零部件进行了有限元的仿真分析及校核。
分析说明:
焊缝设计要求焊缝的厚度大于焊接件最小厚度。焊缝以最小焊接件的厚度建模,可以直接提取焊缝应力,利用提取的应力做校核,结果偏安全。
网格单元说明:网格主要采用以六面体为主的混合网格,但对于结构单一的零件采用以六面体为主,比如轴、销等。

冲击系数:本产品类别为过山车设备。根据G88408-2008,4.2.3.2条冲击系数,选择冲击系数2。选择此冲击系数则计算偏于安全。除特别说明外,安全系数计算采用整体除2的方法。

架体强度、焊缝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轮架的几何模型

采用混合网格划分技术,生成以六面体为主的单元

  分别取承重轮、倒挂轮、侧导轮上受力最大的时刻进行计算。由动力学结果,单个承重轮上最大受力为10702N(工况一),此时单个侧导轮承受力为3716N,其中承重轮上的力包括车体、乘客的自重2317.3N以及离心力,恒载荷乘以系数2,安全系数计算时不再重复除以2;Z向约束力全程为正,因此列车正常运行情况下,倒挂轮上不受力;若发生意外,列车倒挂在轨道上时,受力与车在站台上一样,为4934N(工况二);单个侧导轮上受最大力为6250N(工况三),此时,单个承重轮受力为5000N。

 

 

工况一(承重轮受力最大时),最大等效应力为39.0MPa,轮架材料为Q235B,强度极限390MPa。安全因子n=390/39.0=10>5
工况二(倒挂轮受力最大时),最大等效应力为45.6611MPa,强度极限390MPa。安全因子n=390/45.7=8.53>5。

工况三(侧导轮受力最大时),最大等效应力为35.2MPa,轮架材料为Q235B,强度极限390MPa。安全因子n=390/35.2=11.07>5。

三种工况下轮架的最大整体应力为45.7Mpa。由于焊缝采用等厚度建模,焊缝强度小于45.7Mpa。取焊缝最大应力45.7Mpa,安全因子n=390/45.7=8.53>5。综上所述,轮架强度合格。

对于结构的疲劳强度,校核如下:

采用容许应力法校核,参考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公式和准则:
最大应力45.7Mpa,则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2.1,取
n:设计寿命8年,每年运行365天,每天运行8小时,每小时运行8次,运行1次载荷交变11次,因此应力循环次数
n=8×365×8×12×11=3083520
代入计算可得:
疲劳强度合格
半轴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半轴上受力最大为行走轮轴上受力的2倍,即21404N,对永久载荷及活载荷取安全因子为2(计算安全系数不再整体除2)

连接轴最大应力

最大应力116.4MPa,安全因子n=980/116.4=8.45>5,强度合格。
连接销轴应力

  最大应力11.9MPa,安全因子n=980/11.9=82.5>5,强度合格。
  对轴和销轴的疲劳强度,由于轴应力大于销轴,因此仅对轴(d=75mm)进行校核,校核如下:
采用无限寿命计算。其疲劳安全系数

 查表 40.3-1 

 求缺口系数 

应力集中系数  则 

求零件尺寸系数  查图40.4-84 
求零件表面状态  查图40.4-85 
代入计算可得

同样的方法对行走轮、侧导轮、倒挂轮进行强度校核

行走轮轴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侧导轮轴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倒挂轮轴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车架
架连接轴
网格划分,主要采用六面体单元,对应力集中的圆角区网格细化

最大应力为114.4MPa。安全因子n=980/17.5/2=28>5,强度合格。

车体骨架强度、焊缝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通过NFX的几何简化功能,对车体骨架的几何模型做简化处理,省略了细小的、不重要的部件,并删除了小的圆角和圆孔。
车架属于大型薄壁结构,因此选用壳单元进行分析更为适合。
NFX有抽取实体几何中面功能(抽中面教程),另外几何和载荷均具有关于XY平面的对称性,故只截取一半模型。
车架首尾分别与车桥、连接器连接,前后排受到压臂装置的作用力,此外主体框架还将承受座椅和车体的作用力,根据动力学仿真结果,列车运行过程中,人体Y向最大加速度为44.46m/s2。假设车辆突然停止,此时受到人、压臂装置、玻璃钢车体的惯性力作用,当惯性力最大时,车架受力最严重。X向最大值的绝对值为14.1m/s2(在人体坐标系Y向、X向不会同时出现最大值,同时使用最大值计算的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则偏安全),每一排上坐2人,总质量为140Kg,共2排,压臂装置192.19 Kg,玻璃钢车体40Kg,因此车架所受作用力为:

Fz=ma=(140*2+192.19+40)*44.46=22771.9N

Fy=ma=(140*2+192.19)*14.1=6657.8N

其中,Fy为横向作用力,将其向车架横梁上进行等效时会形成一个剪力和一个弯矩,因此不能直接将该作用力施加在车架上,而应施加在对应实际位置的作用点上。人体与压臂装置的总质心距车架横梁0.8m,在该处创建节点作为载荷施加点,并以其为依存目标建立与压臂装置底座绑定的刚性单元。其余自重载荷以均布形式施加在车架的框架上,如图所示。考虑到有限元模型的对称化处理,以上所有载荷取一半大小。

车架的首尾分别与车桥和连接器相连接。在关注单个车架的刚度强度时,可以认为以上两个连接部位是固定的。相比车架本身的板壳结构,连接部位的构件都较为厚大,具有更高的刚度及强度。作为简化,忽略这些部位自身的变形,在车架首尾的板壳边缘施加固定约束。此外,在车架的对称面施加XY平面对称约束。

整体变形情况

等效应力
连接器

 

以六面体为主的混合网格划分

连接杆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中间销轴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连接叉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尾部连接轴强度校核

尾部连接叉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压臂装置和支架

前座椅结构强度、焊缝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省略不重要的圆角和小圆孔,取一半模型进行分析。
后座椅结构强度、焊缝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油缸部分强度、刚度、疲劳强度校核

销轴应力

桥壳强度、焊缝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牵引部分

驱动装置强度、刚度、焊缝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对驱动装置进行结构受力分析时,我们考察的是驱动装置重要结构件的强度问题,因此忽略了电机和减速器的影响。根据驱动装置的实际安装方式以及链条链轮的作用原理,为支撑架底部添加固定边界条件,每个链轮根据链条的实际包裹情况添加来自链条的压力载荷,但后处理时需要考虑齿间载荷分配系数。位于中间的主动轮起传递扭矩的作用,因此将同时受到切向及法向的载荷,位于两侧的从动轮主要承受法向载荷,切向载荷仅用来平衡链轮的旋转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作为合理简化,模型中大部分部件间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类型。对于轴,轴承及轴承座间的配合,采用以下简化方式:删除轴承,并在轴和轴承座间建立具有一定径向刚度的铰连,以模拟轴承的约束效果。此外,为了考虑已省略的结构对主动轴自由端的约束,以主动轴自由端的键槽侧壁以及端面为依存目标建立2个刚性单元,并分别约束刚性单元的绕轴旋转自由度和轴向平移自由度
  通过位移情况可以得出支架结构主体部分以及受载荷较小的从动链轮区域的位移量都较小,均在0.05mm以内;而主动链轮所在区域(包括链轮、轴、轴承座及其下方的支架)的位移量相对较大,最大值接近0.34mm。因此,主动链轮所在区域是该驱动系统的重点考察部位。

  链轮轮齿的位移以绕轴转动分量为主,转轴的位移以沿径向弯曲分量为主,轴承座和支架的位移以向底部和中心凹陷为主。

   结构的应力分布状况与变形情况相似:两侧的从动轮所在区域应力水平较低,中间的主动轮所在区域应力相对较大,因此是驱动系统中更易发生失效的部位,需要进行重点考察。若主动轮区域强度合格,其余部位也不会出现问题。

主动链轮所在区域的Mises应力
主动轴(功率输入轴)的Mises应力情况

从动装置强度、刚度、焊缝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考虑支撑结构是焊接拼接件,利用软件对模型中的焊接破口进行删除,焊接结构比实际结构安全系数高。为了提高求解精度,对整个模型进行混合网格划分


   从动装置的工作原理与驱动装置中的从动部分基本相同,因此参考驱动装置的从动部分进行约束及载荷的施加:忽略链条对链轮的切向作用力(该作用力仅用来克服轴承的摩擦,因此可忽略不计),在轴与轴承座间建立限制径向位移的铰链约束,并在轴端面建立刚性单元,限制其绕轴转动及轴向平动。 

  由于链条包裹角的差异,左侧链轮基本只有两个齿面受力,而右侧链轮有一半以上的齿面受力,可以看出右侧链轮所在区域的整体应力水平明显高于左侧。因此应重点对右侧链轮所在区域进行校核,若其设计安全,则整个从动装置设计安全。

右侧链轮所在区域Mises应力情况

右侧链轮所在轴

防倒装置强度、焊缝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考虑运行过程时的速度,取冲击系数为2。作用力通过销轴传递给防倒钩,大小为重力沿链轮方向分量。依据工作原理,链条底部和侧部固定,防倒钩、链齿和销轴之间设置成滑动接触,各部件间有相对滑动,防倒钩与防倒销和防倒齿接触,防倒销侧面固定
防倒钩应力

销轴

齿面应力

牵引装置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链条带动牵引钩运动,牵引钩带动销轴从而带动车体运动,链条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每节车满载946kg,共6节车,整列车共两个牵引装置,计算时,由1个牵引钩牵引,牵引力=27812.4N。考虑运行时速度取冲击系数取2
销轴与牵引钩采用铰接约束,旋转轴采用双向滑动约束,牵引钩底部施加力载荷

销轴

制动部分

强度、刚度、焊缝强度、疲劳强度校核

由于制动板与刹车片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5,制动装置的制动板长度为1200mm, 其布置如图上所示。过山车每辆小车上的刹车片长度为1500mm,小车之间的间距为2485mm。从第一辆小车上的刹车片接触第一块制动板开始,过山车逐渐减速并最终减为0

每个制动板上的摩擦力为:

  该模型及所受载荷均具有关于XY平面的对称性,因此取一半模型进行分析。为了提高网格质量,对不重要的圆角和小圆孔及其他细节特征进行清理。采用以六面体为主的混合单元对模型进行离散,单元尺寸为4mm,以保证薄壁处沿厚度方向至少有两个单元


  该制动器由众多零件通过大量螺钉及螺栓连接而成,若对所有连接件进行精细考虑,计算成本将难以接受。作为简化,将分布较密集的连接件删除,并认为零件彼此焊合。该简化可以使结构的刚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并能显著降低建模难度及计算成本。

    根据该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对模型添加适当的边界条件:型钢两端添加固定约束,对称面添加XY平面的对称约束。同时,考虑到刹车片工作时所受法向挤压作用,在刹车片底面的工作区域添加Z方向的位移约束

   制动器工作时,板簧在气囊的压力作用下沿Z轴负向变形并挤压其下部的钢结构,使位于钢结构底部的摩擦片与轨道产生挤压,依靠滑动摩擦作用达到制动目的。因此,模型所受载荷有两部分:作用于板簧上的压力和作用于摩擦片上的切向摩擦力

   该模型中不含有非线性因素,因此采用线性静态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计算所得模型整体 位移情况如下图。由图可见,由于型钢两端固定,且摩擦片受到轨道的法向挤压,模型在载荷作用下的整体 位移量较小

板簧下方结构的应力集中

安全环强度、刚度、疲劳强度校核

安全环处在轮桥和车架之间,其作用是防止车架立轴失效后两节车厢分离的,具有是二道保护作用。

钢丝绳连接轴强度、疲劳强度

钢丝绳连接两列车,其作用是在整个中间连接器其中某处失效,造成两列车脱离开时,保证两节车不脱开,起着二道保护作用。

结果汇总


来源:midas机械部落
疲劳非线性焊接NFX电机材料螺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1-22
最近编辑:1年前
MIDAS官方
幸福、贡献、分享-用技术创造幸福
获赞 126粉丝 346文章 484课程 1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免费 5.0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