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基于Star-CCM+的某车发动机舱热管理仿真研究

2年前浏览8503


基于Star-CCM+的某车发动机舱热管理仿真研究

    本文对某车发动机舱进行热管理分析,计算得到额定工况、大扭矩工况、低速爬坡工况、高速工况下散热器进水温度、中冷器热测出气温度及中冷温升均符合评价标准,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匹配提供理论依据。机舱热管理主要是研究发动机舱冷却系统的热量交换及温度控制,满足发动机舱内核心零部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优化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的分析,冷却系统主要包含冷凝器、中冷器及散热器等。

1模型简介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车三维数据进行前处理,提取驾驶室、发动机、变速器、底盘、货箱、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等外表几何结构,进行几何处理和面网格的划分。要求几何能够完整表达各子系统表面详细结构,重点保留冷却模块、后视镜、进气格栅、导流罩等相关部件几何特征。零部件表面接触的地方不能重叠,靠近的地方不能穿透。将处理好的网格模型导入到流体软件,并建立风洞模型以模拟整车风洞实验室,检查面网格质量并标记特征线,如图1所示。网格单元是分析计算的载体,网格质量影响计算精度,网格数量影响计算效率。根据三维模型的结构,采用流体软件中多面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冷凝器、中冷器及散热器芯子视为多孔介质,设定阻力性能参数,其他部分按照流体区域计算,在芯子前后与它交界处设置交界面,中冷器芯子设置冷热气体的换热参数,散热器芯子设置高温冷却液与空气的换热参数。

1.png

1整车热管理分析模型

2边界条件

    采用速度作为入口边界条件,标准大气压值作为出口边界条件,模拟风洞的周边为滑移壁面,地面设置行车速度,轮胎为旋转轮胎,散热器、中冷器、冷凝器为多孔介质,输入惯性系数及粘性系数。分别计算额定工况、大扭矩工况、低速爬坡工况、高速工况下散热器进水温度、中冷器热测出气温度及中冷温升,若上述工况满足性能要求,则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满足要求。

3 仿真计算

    某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器进水温度目标值为105 ℃。一般情况下,大扭矩工况较为恶劣,查看仿真软件计算得出的冷凝器、中冷器、散热器的前表面温度分布如图2、3、4所示,与理论相符合。输出额定工况、大扭矩工况、低速爬坡工况、高速工况下散热器进水温度、中冷热测出气温度及中冷温升数据如下图5所示,均在目标值范围内。2.png

2-1.png

2 大扭矩工况冷凝器进风面温度云图


3.png

3-1.png

3 大扭矩工况中冷器进风面温度云图


4.png

4-1.png

4 大扭矩工况散热器进风面温度云图

5.png

5各工况仿真温度结果

4 试验校对

    通过整车转毂热平衡试验,在指定的恶劣情况下,测试样车散热器进水室温度、中冷热测出气温度及中冷温升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从而确认样车选用的散热器、中冷器以及风扇是否满足要求,为样车小批试制提供依据。

    试验要求在温度稳定的环境舱内进行,且环境舱内温度为42℃,环境湿度为75%。试验前要求对整车技术状态进行确认,其中风扇的控制策略及工作状态必须正常,否则不能进入试验场地。试验样车至少经过2500公里的前期磨合,并进行了保养调整。试验前样车预热按国标要求执行,试验时空调应全开。试验工况应包含额定功率工况、最大扭矩工况、低速爬坡工况和高速行驶工况。

5 结论

    基于整车数模及流体热力学理论建立发动机舱冷却系统仿真模型,各工况下散热器进水温度、中冷器热测出气温度及中冷温升均符合评价标准,与热平衡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计算可靠,且满足目标值要求,说明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良好。

 

知识工程仿真体系新能源汽车换热散热多孔介质Star-CC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1-18
最近编辑:2年前
Dr.Yu
其它 GZH:汽车虚拟仿真技术
获赞 61粉丝 24文章 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