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位朋友问我,地铁出入口与主体结构相连的位置,增加了圈梁,但是计算得到的内力结果是这样的,质疑软件计算的结果。
对比模型设置简单化,可排除其它干扰因素的影响,所以模型概况设置为一个简单的框架结构,受20kPa均布荷载作用。见下图:
设置节点数量不同,但满足基本分析要求(耦合即可)的模型,对比模型和结果:
<2节点/1单元>
<3节点/2单元>
<5节点/4单元>
<7节点/6单元>
<9节点/8单元>
<11节点/10单元>
<13节点/12单元>
从Bending Moment Z的结果可见,随着每段梁和板耦合的节点数量增多,在9节点/8段之后,弯矩图逐渐趋于合理,弯矩的数值逐渐趋于收敛。
从另一个方向的弯矩(图中的蓝色点为节点)看结果更加明显(因为这个方向是面内弯矩,并非主要荷载方向,所以我们只放弯矩趋势图,不放数值和图例了):
<2节点/1单元>
<3节点/2单元>
<5节点/4单元>
<7节点/6单元>
<9节点/8单元>
<11节点/10单元>
<13节点/12单元>
<15节点/14单元>
这个方向的弯矩与开头所述的问题就很相似了,每段梁的节点少于9个/8段时,节点位置弯矩出现突变。
可见,如果关心的是结构内力,每段梁和板,单元数量不能少于8个才能保证内力的准确。
我们平时分析的时候,对单元尺寸并没有特别关注,这是因为岩土的数值计算项目大多都是以位移做为控制标准,而位移的结果并不像内力结果一样,可以直接看出存在突变位置,极夸张的情况才能看出结果正确与否。即使节点非常疏离,网格划分比较离谱,结果大多只能看出精度差异。也即,位移分析对节点的数量并没有像内力那么敏感。
见下面的位移图(图中的蓝色点为节点):大多人做分析,都是“从趋势定对错”。当梁和板只有两个节点时,均布力的情况下,根据位移分布趋势,基本都可以判断出,板中心位置是最不利的,所以位移最大值一定是出现在板的中心,而不是中间的立柱上,因此明显可以判定结果是错误的。但是撇开数值大小的正确性不谈,当梁分2段时,甚至就可以得到一个大致正确的位移趋势图。
位移结果仍旧是从每段8个单元开始,位移结果趋于稳定收敛。但是从4节点开始,结果就已经和8段之后的结果非常接近,只是0.78mm和0.81mm的差别。当节点数量增加时,云图更加细腻平滑,但是极值的位置已经固定,只是体现出了精度的差异。
<2节点/1单元>
<3节点/2单元>
<5节点/4单元>
<7节点/6单元>
<9节点/8单元>
<11节点/10单元>
<13节点/12单元>
<15节点/14单元>
<17节点/16单元>
<19节点/18单元>
可以总结一个相对粗糙的结论:如果是关心结构的内力,则每段梁/板分割单元数量不能少于8个。而如果只关心位移结果,每段梁板的单元数量不能少于4个。
以上的结果是基于线性单元的测试输出,而如果是高阶单元(也即单元边界上存在中间节点),则计算对网格数量的要求可以降低。
<存在中间节点的高阶板单元>
比如,当单元数量一致时,对比线性单元和高阶单元的计算结果,高阶单元的计算结果更合理。
<2单元/段,线性单元计算结果>
<2单元/段,高阶单元计算结果>
当节点数量一致时,对比 4单元/段 和 2单元(高阶单元)/段 的计算结果,可见2单元(高阶单元)/段的结果甚至优于4单元/段的结果(以计算结果更趋近于模型位移的最终收敛值为判断标准)。
<2单元/段,高阶单元计算结果>
<4单元/段,线性单元计算结果>
可见,要控制单元数量,使用高阶单元可以在较少的单元数量下,得到更加合理的结果。相同尺寸的几何模型,线性单元的数量越多,其计算结果与高阶单元的计算结果越接近。
<18单元/段,线性单元计算结果>
<18单元/段,高阶单元计算结果>
GTS NX默认采用的是混合积分求解,矩形8节点单元,也即高阶单元,得到的计算结果往往更加准确。但是,很遗憾的是,就现在的使用体验而言,在midas GTS NX软件中,这种高阶单元也仅能出现在这种简单的测试模型中,因为其计算收敛性非常差,在大型项目中几乎不可能使用。其实在R2019版本之前,高阶单元的良好收敛性曾经出现过,但也只是昙花一现,短暂出现,又随着软件功能更新永远(??)消失了。
所以大家能做的,也只能像我们使用其它物件的功能一样,熟悉其特点和长处,在合适的地方物尽其用就可以了。